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提升服务 品种登记早落地


编者按:
  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从过去的“两不管”到现在放开登记,在保护品种申请者权益的同时也考验着地方品种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据统计,去年以来,农业部共收到品种登记申请7306个,已登记1428个。这背后,离不开各地的积极应对和有力保障。如何推进品种登记工作尽快落地,本期为您带来一些地方的实践。
  河南省:探索品种监管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受理登记申请品种621个,上报农业部333个,其中有92个品种已获农业部登记颁证,而在新一批公示名单中还有22个品种。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颁布实施后,河南省因地制宜推进品种登记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受理登记申请品种621个,上报农业部333个,其中有92个品种已获农业部登记颁证,而在新一批公示名单中还有22个品种。目前,河南省第七批近200个品种初审完毕,即将提交农业部。
  初审效率大大提高
  《登记办法》出台不久,河南省随即起草签发了《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通知》,动员全省各相关部门统一开展行动。具体实施工作则交给了河南省种子站,河南省种子站为此专门成立了品种登记科,配备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还把登记许可的整个流程都搬进了行政服务大厅,不仅组织有力,更便民利民。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颁布实施,及第一批29种登记目录公布,是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河南省举行的规模超300人的培训班上,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马运粮说。
  在此之前,河南省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一直处于真空地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审定、不登记,品种“多乱杂”问题突出。在马运粮看来,通过品种登记可以有效的杜绝“一品多名、一名多品”乱象,同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省的通力配合下,河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共接受申请材料756项次,从第一批受理23件、审查通过3个品种,到第四批受理75件、审查通过66个品种,逐渐形成了申请量和通过率同步增加的态势。上报周期也从三个月、一个月缩短到现在的20天,登记工作正在高效运转。
  登记申请进入高峰期
  框架有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登记工作。河南省农科院作为河南省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科研机构之一,自然是登记工作开展的重点单位,河南省也将这里定位为全省登记工作的突破口。在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站进行了多次现场政策宣讲。
  2017年9月3日,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远杂14号”花生品种通过国家第一批登记公告,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新培育品种”的方式登记成功的品种。这次成功登记,也让河南省内各申请单位看到了希望。据河南省农科院负责品种登记的工作人员张忠信介绍,那段时间,他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都是咨询品种登记的事。目前,河南省农科院的品种申请已接近尾声,申报的品种有三分之二已经通过河南省级初审,将上报农业部。
  据了解,目前,河南省提交申请的单位已经达到40多家,成功登记的有10多家,品种申请正进入高峰期。
  “品种登记不仅要抓重点,更要面面俱到,材料齐全且具备科学性与准确性才能给品种发‘身份证’,省级要在初审中协助申请者把好专业技术关。”马运粮说。
  “以展促管”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登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做好监管同样重要。”马运粮表示。在河南省看来,建设品种登记“事中事后”监管的长效机制比登记了多少品种更加重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品种登记 种子 花生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