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印发《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16.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扩大试点规模,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2400万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东北寒地水稻低产区、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等地区。创新实施办法,推行老任务老办法、新任务新办法,原有试点继续实行,新增加的任务实行申报制度,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开展轮作整建制推进,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和行政村开展休耕整建制推进。加强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轮作休耕技术意见,形成一批生产生态兼顾的耕作制度,集成一批用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强化监督检查,开展遥感动态监测和耕地质量监测,跟踪试点区域作物种植和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对轮作休耕试点效果继续开展第三方评价。加快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框架,实现轮作休耕常态化、制度化。
  四、加力推进质量兴农,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生活富裕17.推进标准化生产。结合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加快标准制修订,在系统梳理现有标准基础上,清理、废止一批不适应绿色发展的标准,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在果菜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示范区基本实现按标生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8.优化产地环境。加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针对东北黑土退化、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渍化及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等突出问题,开展地力培肥综合治理。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重点抓好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北方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北生态退化区的修复治理,进一步摸清底数、集成技术,加快修复治理。选择一批设施蔬菜大县大市,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广轮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缓解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
  19.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适当扩大到节肥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名特优新水果产区。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大县大市开展整建制试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模式。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品种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和施肥管理技术规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引导农民多用有机肥。
  20.推进棉糖提质增效。加快划定棉糖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棉糖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棉花提质增效试点,提高质量效益,稳定棉糖生产。积极推广株型合理、熟性适宜、含絮力适中、吐絮集中的高品质棉花品种,加快推广高产高糖、抗性强的甘蔗品种,集成推广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筛选配套机具,调优种植模式,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推进按标生产,促进质量效益提升。
  21.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促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集团,在粮食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响一批有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市场认同的特色品牌。搞好品牌推介,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展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格局。
  22.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投入品使用监管,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推进农药追溯体系建设,两年内再禁止使用2种高毒农药,剩余10种5年内逐步禁止使用。严格实施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推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电子档案和追溯管理。加强农药使用安全风险评估监控,对使用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开展风险再评价,对现有高毒农药深入开展风险评价和替代产品筛选。指导农民科学用药,严格落实按标签标注用药和安全间隔期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小宗作物用药登记,科学合理采取临时用药措施,最大限度缓解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机制,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5项制度,率先在果茶产品开展试点。深入开展以农药残留监控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化肥 强化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