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政策红利植调剂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编者按

植物生长调节剂(下称“植调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而让植调剂进入公众视野的是“爆炸西瓜”事件。后来被证实纯属谣言的“避孕药黄瓜”事件,以及与植调剂无关的“空心草莓”“带刺黄瓜”“拉直黄瓜”等让公众“谈植调剂色变”。今年8月,陕西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禹王庙村2万多斤打了乙烯利的葡萄被集中销毁。工作人员把打了催熟剂的葡萄挖深坑消毒、撒上生石灰后掩埋。该事件经相关媒体报道后再次将植调剂推到风口浪尖。

农业生产中植调剂是不是必需投入品?植调剂安全吗?植调剂产业该如何发展?11月3日,第五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与应用交流会给出了答案。

11月3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与应用交流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专家领导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下称植调剂)产业发展现状、研发动态及产业未来共同探讨交流,肯定植调剂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和地位,认为植调剂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和提质增效的有力科技武器,其科学合理、正确规范使用植调剂关乎产业未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等各方应携手做好技术指导及科普工作,促进植调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角色:调控技术中植调剂无可替代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认为,以应用植调剂为核心的植物生长调控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种植生产中最为活跃的专业领域之一,其对农业进步的贡献正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作物栽培中调控措施无所不在,无论什么作物种类和品种,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产品的经济性。植调剂在调控技术中无可替代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能否科学、合理、正确、规范地使用植调剂,也逐渐成为检验衡量农民掌握栽培技术精细、精准程度的明显标志。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处长王凤乐表示,植调剂使用成本低、用量少、见效快、投入产出比较高,其作用独特、不可替代、潜力巨大,对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药害和安全性等诸多问题,客观来说,并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使用技术问题,做好科学指导农民安全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植调剂是发展现代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也是适应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的需要,全球范围内已商品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达到100多种,主要有对氯苯氧乙酸、乙烯利、甲哌鎓、矮壮素、噻苯隆、赤霉素等,应用范围包括蔬菜、果树、棉花、烟草、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发达国家也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欧盟允许使用的有40多种。在中国登记的植调剂品种44个,从产品毒性看,99.7%都是低毒和微毒产品,无高毒产品,中毒产品仅占0.3%,从登记作物上分析,棉花、水稻、番茄、小麦上登记最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效审评处副处长王晓军说。

中国农业大学吴学民教授以1-甲基环丙烯在果蔬菜花卉保鲜技术上作用阐述植调剂的作用,他认为这是农业种植的一场巨大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谭伟明博士认为,植调剂用量少、功效突出,应用面积大,能使作物增产提质,使用得当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肥药减施背景下,植调剂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从生产需求看,植调剂是农业生物药物中最活跃的领域方向,也是作物抗逆增产、省工增效、安全生产中作用独特、潜力巨大、需求迫切的新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业生产 黄瓜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