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微肥行业增长点在哪儿?


瞄准土壤修复领域,很多中微肥企业也在发力。中国建材下属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硅钙钾镁型土壤调理剂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参会的李小燕博士告诉记者,公司投资的中材鼎原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试产运行。硅钙钾镁型土壤调理剂既可以补充土壤缺乏的硅、钙、钾、镁等元素,增强作物抗逆性,又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钝化并减轻重金属元素的污染。

淄博天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志军告诉记者,不是危言耸听,缺硼有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例如油菜缺硼会造成花而不实,严重可致绝产。同时,硼的适用范围很广,如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都会需要,而且单价不高,增产效果好。

当下很多大化肥企业采购中微量元素肥就是要提高肥料效率并增加卖点。中微肥企业一方面要自创品牌,一方面也可以借融合扩大销量。

向核心科技要盈利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解决了氮、磷缺乏的问题,随之带动了尿素、磷酸二铵等产品的推广,缺钾的问题也得到了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则带动了复合肥、配方肥的推广。在肥料零增长、优化产能的风口下,中微肥正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中微肥与大化肥的联姻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简单的在大化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似乎并不可行。有些营养元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比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施用会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钙、镁、硫等中量元素的施用也会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受到抑制。同时,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及土壤的固定作用也影响着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微量元素离子与肥料中的磷酸氢根、磷酸根形成沉淀,阻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及微量元素复合肥料生产方式也让微量元素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效率显著下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刘敦一告诉记者,中微量元素营养和肥料研究应该与作物的生理需求、土壤状况和元素之间的养分互作关系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元素、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上的施肥方式。

那些大型肥料企业是如何做的呢?参加此次会议的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卞会涛介绍了史丹利在中微肥研发推广方面的工作。他指出,史丹利公司重视研发平台的建设,与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院校缔结合作,做好产学研转化,用更好的技术服务于中国农业。企业重点发展以中微量元素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产品。

中化化肥王子浩告诉记者,螯合微量元素技术在肥料中的应用与发展十分关键,这也让中微肥与大化肥实现了无缝对接。而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进行土施的条件下,螯合态微量元素的补充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公司开发的螯合肥升级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上。项目为跟踪实际应用效果,在山东、江西、安徽和湖北四省份的用户中,委托当地农科院或土肥所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肥料相比,增产在8%~24%不等,从投入产出计算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提升。

汕头微补公司首席营养专家余涛表示,第一代微肥产品是原料型微肥,第二代微肥产品是螯合态微肥,第三代微肥产品则是制剂化微肥。中微量元素制剂技术和应用前景可观。他认为未来的微肥产品将是定制化的微肥。如为某一作物的(如:水稻)某一生长期(如:果树花期)、某一功效(综合缺素)、某一设施(如:中央喷灌圈)定制的制剂化微肥。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将在未来竞争中显现出来。

向农化服务要未来

制约中微肥行业发展的因素从长期看是大量元素养分限制因子、农业主体分散,农业决策水平不高和农化服务长期处于无利可图困境等。而农化服务这块业务实则非常重要。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朱彬彬认为,随着大量肥料施用基本到顶,企业单纯从产品角度出发已经不是中微肥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中微量元素肥盈利模式的选择上,企业生产微量元素肥除了与传统肥料相结合,实现降低混配成本外,还应与农化服务相结合。未来的中微肥在农化服务时要注意施前和施后评估、微量元素肥增量带动大量元素肥减量的效果和服务不同经营规模的主体时的利益分割。她建议企业,以含微量元素专用肥的农化服务为重点,还要主动整合微量元素施用后的表现及数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微量元素 化肥 施肥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