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肥料+施肥技术创新助力10亿亩旱作农业高效发展


    本报讯  7月25-26日,2017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举办。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培训。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河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郑红维、农业部种植业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袁雅梅、承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成、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金良、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出席并讲话,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承德市委、市政府、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到会指导。

  

  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接近70亿元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在中央财政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旱作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我国华北、东北、西北旱区农业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土壤保墒增墒,有效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主要作用。

  

  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在培训班上表示,年降水200-6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南方的丘陵山区、耕地资源比较充足、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自然降雨较少、灌溉条件缺乏、旱作农业多为产量不稳定、无灾丰收,有灾颗粒无收,土地没有发挥应有的生产潜力。全国粮食生产的差距在旱区、增产的潜力也在旱区、发展优质农业的重点也在旱区。所以,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挖掘旱作农业潜力,在当下大有可为,更是不能不为。

  

全国各省市农牧系统、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参加2017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培训班

  

  三大创新技术,领先膜下缓控释肥新需求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表示,在自然降雨量供给稳定下,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重在节水;旱作区重在保水、用水、挤水。

  

  在水资源紧张匮乏的旱作区,肥料问题更为凸显,随着用水技术的创新发展,对肥料及其使用技术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例如在甘、陕、宁、青和蒙等省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该技术要求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都处于全地膜覆盖的状态,这样,后期追肥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行,播种期成为整个生育期的唯一的施肥机会。再者,由于大幅增产,作物养分需求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仍采取常规的施肥方法,作物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上,脱肥现象必然发生;特别是大部分地块都是一膜两年用,加大了脱肥程度。这就需要发展一次施用且能够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要的长效缓控释肥 。肥液中养分浓度高,在田间温度条件下完全溶于水、尤其能流动、不会阻塞过滤器和滴头。水不溶物含量低、调理剂含量最小、能与其它肥料混合、与灌溉水的相互作用很小;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的剧烈变化,对控制中心和灌溉系统的腐蚀性;同时,灌溉施肥还要求滿足作物不同生育不同养分的配比及用量,对农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芭田公司研发的纳米增效技术,将传统包膜工艺优化为内添加工艺,并与公司独特的高塔工艺技术结合应用,能充分螯合中微量元素,提升肥料多种元素的协同增效作用,简化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近50%。本技术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技术是芭田公司聘请国内外专家与企业团队联合研发攻关的新型包膜技术,在已有包膜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应用包裹生产工艺技术,将钾、尿素、微生物等原材料包裹生产不同功能的包衣型颗粒复合肥料,实现速溶解决不同形态N、P、K 原材料和中微量元素添加剂存在不相溶或会发生反应等问题。

  

  稳定长效型缓控释肥料 是芭田公司与外聘专家合作研发的新型肥料,养分利用率比普通肥料高20%至50%,在减少肥料用量30%至50%的情况下,农作物仍可增产增效。

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左二)、芭田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中)、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右二)参观芭田围场县水肥一体化马铃薯服务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耕地 数据 农业技术推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