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春耕探行-优势产区如何提升优势③:麦子咋能种好又卖好?



  小麦精深加工,做成白酒,价值更高。走进社旗县城西侧的赊店老酒生产基地,见蓝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里,工人们正用小麦、高粱等粮食酿酒。一粒粒粮食在这里沉淀、发酵、窖藏,出厂时身价已翻数十倍。
  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森林介绍,公司年产6000多吨酒,综合用粮2万多吨,其中小麦占40%,全从本地采购。“社旗县是粮食优质产区,小麦淀粉和含糖量都不错。公司正在扩大规模,计划原酒产量2万多吨,综合用粮达到7万多吨。”
  近年来,社旗县把食品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不断拉长一产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德鑫农产品、中道食品等食品企业为主,精深加工小麦、玉米、花生、红薯、杂粮。南阳鸿四方食品有限公司是豫西南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家,年产5亿包方便面,产值3亿元,原料主要为本地面粉。
  “在此基础上,延长粮食的产业链,提升优质小麦附加值。”李贺峰说,要支持本地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建立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咋能吃得放心?
  净化环境、打造品牌,研制高端有机产品
  调查发现,困扰粮食效益增长的症结还在提升品质。
  “产粮大县一般都强调产量,没有形成品牌优势。”杜学云说,长期的小农经营使得优质品种、先进种植技术无法有效推广。粗放型种植“不管养、只管用”,地力损耗严重,很难生产出高端产品。
  社旗县唐庄乡党委书记李道玺说,优质粮食的产量过低影响种植积极性。前些年,曾有公司到唐庄乡推广优质小麦,包回收,每斤多卖0.5元。农民一算账,亩产不到700斤,最终效益与种普通小麦差不多,且有机小麦要求严格,种植意愿逐渐减弱。
  然而,从长远来看,发展有机小麦、提高生产效益,仍是大家的共识。“在市场上,有机产品售价是普通产品的5—8倍。只要能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值得。”李道玺说。
  单森林介绍,赊店老酒有限公司正尝试生产有机酒。一块有机小麦田需要3年转化时间,才能消化掉农药化肥、除草剂。公司现有6000多亩有机小麦,计划扩大到3万亩。每年取土、取水、取空气进行检测,仅检测费就需要20多万元。
  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描绘了一张发展有机小麦的蓝图。他说,培育好麦子,先得有好环境。由“土壤医院”测土施肥,针对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水库边、荒岗地等半封闭式生长环境是发展有机产品的第一选择。在这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市场供应。”
  余广东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善整体环境质量,靠青山绿水厚植农业优势。社旗县正在引进垃圾发电项目,明年10月正式投产,改变农村“垃圾围村”现状。发电厂日处理能力将达400吨,不仅能把全县大街小巷的垃圾都吃掉,还能消化玉米秸秆。电厂的税收部分返还企业,用于收集农村垃圾。
  “我们计划利用10万亩的现代农业先导区,引进先进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引进先进技术,还要创新生产模式、商品包装、销售方式,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农业与文化结合在一起,逐步提高小麦的品质和效益。”余广东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土地 优质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