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供给侧改革面临提质增效问题:水稻不断高产 进口却是出口10倍


作为60%以上人口选择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中国的水稻产量无疑备受关注。目前,袁隆平带领的第五期超级稻研究已进入17吨/公顷产量的重要攻关阶段。
  同时,近年来我国稻谷产量均保持在2亿吨以上,加之受进口大米增加(其数量甚至10倍于出口大米)、市场大米消费减少等因素影响,国内稻谷显示出供过于求势态,年度结余水平较高。在此背景下,关于水稻高产还是优质的问题再次被提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科院谢华安表示,在未来育种方向上,要把水稻的丰产性、抗性、优质性和广适应性综合在较高的水平上,才叫超级品种。
  “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可能有对产量极限突破的追求,但对于企业来说,高产之外,优质是更重要的。”一位参加论坛的企业代表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更注重的是米质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水稻的提质增效将成为新课题。
  进口稻谷和大米量10倍于出口
  目前,袁隆平关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正在攻关17吨/公顷的产量目标,但尴尬的是:在水稻高产研究取得不断突破的同时,近年来进口大米数量激增,国内大米出现供过于求势态,库存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数据发现,2008年,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为32.97万吨;2011年,这一数据已增长至59.78万吨;到了2015年,稻谷和大米进口数量飙升至337.69万吨;而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进口稻谷和大米数量达到353万吨,是2008年进口量的10倍之多。
  出口方面,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数量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08年,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数量为97万吨,超过当年进口数量约64吨;到了2011年,稻谷和大米出口数量降至51.57万吨,被进口数量超越,中国也成为稻谷和大米净进口国家;到了2015年,稻谷和大米出口数量仅为28.72万吨,不足进口数量十分之一。
  “这还是在国家的配额管控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把国家的配额因素再抛开,敞开进口,可能进口的数量远远不止这个数量,整个行业都在关注国外的大米来了。”谈起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大米数量的变化,隆平高科副总裁青志新向记者如此表示。
  据了解,为保护国内粮食安全,我国并未完全开放粮食市场,而是实行进口关税配额制。据发改委历年颁布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2012~ 2016年度),我国大米进口关税配额均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与非国营贸易比例各自为50%。
  “这就是消费观念带来的变化,以前吃大米,可能只是当饭吃,为了吃饱,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消费者会考虑这个米的安全性、营养、口感等多个方面。”一位参加论坛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一价位的大米,从品质上来说,进口大米要优于国内大米。据该人士介绍,同一品质大米,进口大米价格可比国产大米低千元/吨。
  事实上,多年以来,日本越光米、泰国香米等国际知名大米,在国内均被宣传为“优质大米”,到了零售端,它们的价格并不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天猫平台搜索发现,泰国香米单价大多在6元/斤以上,而日本越光米少则近10元/斤,多则高达45元/斤。
  水稻产量质量争议再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针对目前粮食品种的供需矛盾,分析普遍指出,这是各地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结果,其目的是改变过去以追求产量为主的发展模式,转换成以提高质量,以更高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方式。
  “就是说,现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消费者,都开始更加关注大米的安全、绿色、口感等各方面。”有广东省内水稻企业负责人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水稻 稻谷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