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浙江破题特色小宗作物用药难


“毒豇豆”“毒花生”“毒生姜”……一个“毒”字,不断刺激着国人神经,甚至有不少人已“闻药色变”。分析其中原因,当然有多个方面,但从农药管理的源头看,暴露了我国农药基本药物制度的缺失:一方面,我国现有登记农药产品达3.5万余个,但范围主要集中在粮油等大宗作物,且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农民选药难;另一方面,近80%的是区域性特色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面临病虫害难防治,客观上导致农民乱用、滥用农药,甚至使用禁限用农药。

浙江,以特色小宗作物见长。十多年来,浙江农业一直定位高效生态、特色精品。面对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这一世界性、普遍性难题,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补贴惠民政策,最近五年中,已累计投入330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37个农药产品登记试验。具体如何实践?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有药用——提高农药企业积极性

无药可用的困局,在浙江特色农业中,到底有多严重?从2012年时的一组数据,可见一斑:以杨梅为例,130万亩的种植面积,产值50亿元,占到全省水果总产值的1/3,病虫害有50多种,登记农药却只有1种;年产值近30亿元的中药材,登记农药一片空白;其他产业的状况,也大抵如此。

“特色作物之所以登记药剂少,原因就在于小宗作物防治药剂市场小、利润低,市场成本和风险却又很高,企业普遍不愿涉足。”浙江农药检定管理所所长王华弟告诉记者,仅药效、残留等登记试验成本,就高达30~50万元,且不一定成功。

在其他发达国家,对于小宗作物的登记用药研发,一直纳入政府扶持项目,企业不仅有相关补贴,还能获得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撑。2012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获得省人大立法支持后,浙江专门设立农财专项,支持农药生产企业在特色作物上开展农药登记,其最高可获得试验总费用一半的补贴。

采访中,不少农药生产企业坦言,有财政补贴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在于科技要素的投入。一直以来,由于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众多技术难题,单靠企业显然力不从心。对此,浙江有专门的应对方案。

“首先,我们每年会召集农药、植保、种植业管理部门的专家进行联合评审,列出农药登记补贴优先安排的小宗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药剂,导向性很强;其次,我们加快省内外药效、残留测试,简化了登记流程,整个周期至少缩短一年以上;第三,在科研力量上,则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省化工院等多方专家,集成配套综合防治技术,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王华弟介绍说。

这些支持大大激发了农药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记者了解到,农药企业在申报登记项目前,都会组织产品开发、销售、市场等部门人员,先进行专题讨论,甄选出能针对解决小宗作物用药难题的产品,再进行申报,获批后,也往往在完成相应的室内生测,以及田间探索性的药效、安全性试验后,再开展登记药效和残留等试验项目。

5年来,浙江共扶持了170多个特色作物病虫防治用药的登记试验,其中37个已完成,并有22个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药登记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00万亩次,新增效益2亿元。不仅如此,浙江5个药剂农药残留限量列入国家标准制订,2个还被列入国际标准制订,真正做到“有药可用、有标可依”,支持浙江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出去。

用好药——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如果说有药用解决的是源头问题,浙江所倡导的用好药,则从供销渠道入手,建立起农药管理的长效机制。实际上,对于粮食等大宗作物,由于药剂市场相对成熟,农户已基本形成稳定、安全的用药准则。因此,乱用、滥用农药,以及高毒、高风险农药的重灾区,往往在小宗作物。

对此,近年来,浙江大力推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点,一方面是通过专柜销售、实名购买,建立购销台账,实现销售的高毒农药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另一方面,则加大以农药隐性成分为主的农药专项整治,及时发现风险点和隐患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杀虫 专项资金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