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世纪阳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俄罗斯阿康公司在山东临沂递交签约书,受让俄罗斯阿康公司持有的红日阿康公司全部股权;7月18日,新洋丰公告收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9月8日,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安徽恒基种业35%股权。重大收购背后,是资源整合还是题材炒作?同业并购能否挽救困境中的农资企业?记者采访行业相关人士,对此做出详细解答。
一场并购能否让企业换一种活法?
农资企业间的频繁并购不仅令人侧目,也让人心怀疑虑:并购究竟能不能成为解救企业的灵丹妙药?
对此,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斌表示:“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尤其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好的题材和转型点。但并购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不单是资金成本,还有技术和管理成本。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并购后很难去盘活,这样还会影响企业本身的运营效率。化肥企业并购相关行业是为了更快地转型,但跨入陌生领域,如果关联度不高的话,也很难做出业绩。”
毛国斌强调:“化肥行业的并购应该关注同业并购,但目前还不是一个好的时机。行业整体呈现产能过剩的状态,小企业众多且技术落后、环保投入较低,只有通过市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整合并购,行业才有发展,如果在低迷期盲目并购或许只是换了一种活法。”
两种力量加速行业整合,能否优化资源?
中国农资企业间的并购并非新闻,而红日阿康这样的标志性企业被收购却能引发强烈反响。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行业中的 “大动作”并购很少,而处于行业低谷期的农资企业对并购话题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西南大型磷肥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行业发展不会止步,资本运作也不会停止。一个时期的沉寂是更加激烈变革的前兆。
对此,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庆表示:“在关注行业并购时,有两个重点要尤其注意。一个是明确整合目标,另一个是擅于利用宏观政策和市场助力。”陈国庆认为,国内农资企业并购和同行业跨国并购具有共同点:都是扩大规模、增加业务板块、补充技术储备、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措施。并购的方向主要集中于先进技术、资源产能和目标市场。
而在未来,行业兼并或许将增加更多的市场色彩。陈国庆表示:“中国化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从2015年开始,化肥这一传统‘特殊产业’的相关保护性政策逐渐取消,一些企业的弊端和弱点逐渐显现,市场的风雨刚来,谁能活下去,谁要被淘汰,需要时间检验。与此同时,虽然行业内的兼并不断涌现,但兼并的规模还不大,并未对行业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很多有实力、有理想的企业仍在观望,希望在合适的机会以最有利的条件拿下有价值的优质企业。”
三重利好掀起并购潮,或引发马太效应?
多年前,一位国家龙头化肥企业负责人在回答并购重组的意义时曾着重强调:并购重组,可以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不断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解困脱困。而这三点正是当前中国农资业亟须解决的重点课题。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总需求放缓,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增长空间不断地受到挤压,并购和外延式扩张成为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期农化行业并购空前活跃,并购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此,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霞表示:“并购热产生的大背景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并购整合一方面是行业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发展亟须转型升级、重塑经营结构,实行从生产到销售或从销售到生产的扩张,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竞争力。”
企业的成长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内部积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兼并收购外部扩张。成功的并购可以有效地把外部资源内部化,使企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的农资行业在经过一轮的快速发展后,企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或将引发马太效应。优胜劣汰,市场自然法则。龙头企业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优势正在蓄势扩张,行业的并购有望实现新一轮提速,强者愈强,产业集中度将提高,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9-30/21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