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农资经销商就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考。金融危机、流通渠道彻底放开、产能过剩、市场大起大落等新挑战接踵而来,让许多农资经销商在磨练中得到成长,他们的想法、经营思路、市场意识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农资经销商的成长与变化”这一主题对获得“2010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的部分经销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经济效益、产品、营销思路、发展思路、市场环境等相关话题,调查对象包括了湖北、江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广东、江西、安徽、陕西、广西、四川、湖北、辽宁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五十多位经销商。通过对这些主力农资市场的骨干经销商们的调查,我们可以窥豹一斑、洞悉市场,把握经销商的心路历程,从某种程度也可反映出当前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经营现状:有所好转,信心恢复
2010年自然灾害较多,对于农资行业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市场低迷、旺季不旺、难以捉摸。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农资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如何呢?
在调查对象中,37.5%的经销商表明,2010年的销量有了提升,经济效益开始好转,近三成的经销商认为市场占有率扩大。2010年上半年,由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以及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的作用,使得供大于求现象突出,导致国内的化肥行业表现得异常低迷。但是,自6月份开始,由于供求关系失衡现象得到缓解,化肥市场供不应求趋势显现。因此总体来讲,化肥销量有了提升,大的流通企业充分利用下半年的利好形势,在追回损失的基础上,仍然有较大的发展。
调查显示:纵然市场价格千变万化,但是农民粮、棉、菜收入的提高,种植积极性提高,化肥用量随之增加,化肥市场需求趋稳等因素仍然推动了全年销量的增加。
在获得今年的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中,作为领军企业的省级公司年均销售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县级农资公司的年均销量突破万吨的也为数不少。从这些数据来看,今年主流农资流通企业的业绩显著提高,基层经销商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
产品选择: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产品受青睐
2010年,我国化肥供需矛盾凸现,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成了经销商首要考虑的问题。
焦点一:差异产品
产品选择仍然是流通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调查显示:27.08%的经销商认为,追求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几年,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农民的用肥特点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缓控释肥、水溶性肥、矿物质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新型肥料逐渐被农民接受,许多经销商开始以新、奇、特产品作为销售重点,目的是为了避开无序竞争的怪圈,走出自己的销售新路。与此同时,低碳、绿色、环保型的产品也成了经销商关注的热点。
焦点二:优质资源
25%的企业表示关注优质资源。他们认为名牌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质量差的产品将会被逐渐淘汰,同时农资经销商要承担起新型科技产品推广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的纽带作用,提倡推广高科技新产品。因而,许多经销商选择与知名厂家合作,并认为,选择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占有优质资源,对于经销商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营销举措:精心打造品牌效应
措施一:注重科技服务
47.92%的企业表示要加强科技服务的力度。如今农资市场不再是单一的商品销售,如何通过科技服务来促进农资销售,保护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合理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污染也成为流通企业考虑的问题之一。许多企业展开了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一方面帮助农民提高了产量,另一方面提升了农民与终端网点对流通企业的忠诚度与美誉度。也有企业致力于产品促销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服务拉动农资市场的销售。
措施二:走品牌化之路
25%的企业表示要走品牌化的道路。走品牌化道路成为农资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经销商认为,品牌化有良方面含义:一是要经营品牌产品。现在,农民、基层网点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只有提供好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二是经销商要树立企业品牌。只有过硬的技术和亲情化的服务,经销商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被老百姓所接受和认同。品牌效应既能促进销量的增加,又能吸引加盟网点的增多。部分经销商表示树立品牌除了宣传之外,更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引进农技高端人才,继续深化田间技术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2-8/20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