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改善农村社会民生问题研究




        改善农村社会民生主要内容

        改善农村社会民生问题,是时代所趋,民心所盼。改善农村社会民生应结合当前实际,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始终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主要内容。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导致农村穷、农业弱、农民苦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农村社会民生,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问题的治本之策。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加快推进“通达工程”的实施进程,加大对那些至今仍未通车、通路农村的乡村道路改造、扩建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农村出行难、交通不便的问题。扩大“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覆盖范围,力争使农村电网改造范围覆盖全省农村,确保在广大农村基本实现同网同价,家家都能用得上电、用得起电。积极实施“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等,切实改变农村文化娱乐设施资源短缺的现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快以“农村民居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农村防灾减灾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筑质量,落实安全标准和责任,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积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程实施,巩固和推广农村节能灶、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利用现代科技信息为农村服务。

         2.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农民收入低,根子在农业低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动力之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在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本着易牧则牧、易林则林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适宜的地方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干果经济林产业,努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并积极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业区聚集,不断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地要加大传统优势农业的扶持力度,强化优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要大力发展农业园区经济,鼓励优质企业到农村投资兴办农业园区经济,探索建立起“公司+园区+基地+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不断促进农业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农民增收来源具有稳定的产业支撑体系。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步伐,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促进科技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率。

         3.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关系国家的前途与未来,要把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首善之举,切实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和经费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切实扭转农村校点分散、办学成本高、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集中办学的规模,并通过建立惠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机制、高中困难学生救助机制、“大中专”困难学生扶助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基金,不断完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确保农村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要继续设立农村特岗教师岗位,鼓励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教书育人。要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不断丰富农村教育资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