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全国农资打假工作查获假劣农资1050.5万公斤


不久前,农业部派出的督察组从全国8个重点省份传来农资打假治理捷报,从检查的18个县(市)32个农资市场268个农资经销户,并对1700个农户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不但今年春季农资产品供应充足,质量较好,价格基本平稳,农资生产和市场经营秩序逐步规范,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效果明显,而且,农资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建
立,农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农业部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从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开始,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就开始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在这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各地严把行政许可关和生产监管关,重点围绕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重点品种对各地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开展了拉网式检查,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和标签标识不规范等不合格农资市场主体。据统计,在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2.2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16.7万家,整顿农资市场58663个,查获假劣农资1050.5万公斤,假劣农机具17040台(件),货值2.59亿元。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8029件,受理群众举报案件4933件,捣毁制售假窝点496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1亿元。

    广泛开展识假辨假维权知识宣传培训,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社会氛围。3月15至21日,农业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了2007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识假辨假、依法维权等知识宣传培训和开展送优质放心农资、送法、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提高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农资能力。

    重拳出击,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一季度,农业部公布了2006年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第二批10起典型案例;依法吊销6个假劣农药产品的农药临时登记证或农药登记证;会同公安等部门挂牌督办了北京亚丰农业公司制售假劣种子案件。同时,各地农业部门对一批重大案件进行了重点突破。5月,农业部与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农资打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积极开展诚信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倡导行业内部推行诚信守法经营和质量公开承诺,以企业自身承诺来加强行业自律,并组织开展了诚信企业和优质产品推介活动。吉林省已连续两年开展了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上海市在田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开展了农药新品种推荐工作,今年有46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的57个品种被列为推荐品种,通过媒体宣传,达到了引导农民选择、使用安全高效农药产品,控制农药源头,规范农药市场的作用。

    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各地农业部门积极与电信部门合作,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方便农民群众投诉举报和信息服务,畅通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渠道,目前开通省份增至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吉林、浙江、广西、重庆、云南、新疆、西藏、广东、安徽。云南在全省16个州市范围内开通了“12316”公益号码,在昆明市建立了统一的呼叫中心平台,投诉举报电话通过自动导航系统被转接到各县农业部门的值班电话上;广西建立了覆盖全区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制定特殊优惠资费政策,农民只要注册成为固话用户,每月交纳2元钱的包月费,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拨打电话,既可进行农资打假投诉举报,又可按照信息编码查询其他所需信息。(石文 祝东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种子 农民群众 农机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