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形势依然严峻




  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 

  一、种地比较收益进一步降低,部分农民表示不愿种田 

  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价格,实行两免一补等惠农利农政策,致力于保护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但受原材料上涨和运力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农资价格一直保持着阶梯式上涨的态势。与2002年相比,今年4月份农资价格涨幅达21.8%,其中化肥价格涨幅达30.7%,而同时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较低的影响难以有较大提高,如玉米生产价格仅上涨12%,种粮比较效益难以有根本改观。据对浑源县8村10户农户的调查,按种一亩玉米的投入计算,大体每亩地不包括人工费就要投入250多元,其中碳铵2袋52元,磷肥2袋46元,籽种7斤34元,耕地2次30元,浇地2次40元,旋地15元,地膜33元,按亩产1000斤,每斤0.5元出售,毛收入500元,坡区由于受产量的影响,每亩毛收入250-300元。如剔除自己人工费用则所剩无几。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在所调查的六市县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尤以城关附近的乡村最为严重。如汾阳市太和桥东北村,全村386亩土地,目前仅有5户农民种地,其余均从事运输、饭店、服务员等各种职业,土地几乎全部承包给外地的农民种植草药等其他作物。可以预料,农资价格的上涨,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种状况。 

  二、侵蚀了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所带来的实惠 

  1997至2002年,受世界农产品市场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所获收益十分微薄,甚至入不敷出。种粮不挣钱全国农民人所共知。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农民放弃了种地,进城谋生。自200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开始摆脱低迷的状态,翘首上扬。农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重新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对农业投入的需求有所增加,而农资价格的同步上涨,再次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三、降低农业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 

  农资价格的上涨,意味着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面对这种纯现金支出的增长,多数农民都会持一种谨慎态度,低收入农民更是不言而喻。他们会选择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产品或者不购买,从而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如果多数农民都做出类似的选择,农业的整体投入会出现质量和数量上的下降,从而使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在目前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纯收入的来源主体的情况下,必将对未来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 

  四、弱化了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 

  2004年和2005年,山西农民收入增速步入快车道,分别达到12.6%和11.6%,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这些积极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民对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良好预期。而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则弱化了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如种一亩小麦补贴10元,而仅仅由于机械耕作费用上涨一项每亩地就要多支出12元以上。另据调查,一季度,山西农民在家庭经营生产费用中,农户人均用于农业的投入为25.31元,增长27.0%。这一方面缘于农民投资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则与农资涨价不无关联。2004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的农业税免征、种粮补贴等政策大部分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抵,农民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 

  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监控任务依然很重 

  目前各类农资特别是化肥的生产成本居高难下,促使价格上涨的动力依然没有消失。国家于2005年底调高了天然气价格,煤、油、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仍然存在着上涨的可能,再加之治理车辆超载,运输成本相对提高,企业最终要通过提价来化解这些矛盾。虽有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疏导,潜在的成本与价格矛盾仍不容小觑。其次,在出厂价的制定上,5%的成本利润率和10%的上浮幅度让企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限价有些流于形式;在零售市场价格监管上,随着化肥经营市场的放开,市场流通进一步搞活,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竞争,使得差率控制有些力不从心。而国有农资公司受资金紧缺的影响,存储有限,难以有效抑制价格上扬。目前化肥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据经销商反映,随着春耕大面积的开始,肥料市场明显转旺,销售量急剧增大,再次购进化肥,价格很有可能有所上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农资价格 种子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