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涨价吃掉惠农政策


农业部近日在山东济南章丘市、青岛莱西市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基本上抵消了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从章丘和莱西两市的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玉米种子的价格上涨了近1倍,农膜价格上涨了50%-60%,化肥价格总体上约上涨了30%,其中复合肥、磷肥价格上涨35%-40%,二胺、尿素价格涨幅一般在10%左右,农药价格上涨了10%-20%。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每亩上升了50元左右。
    农资上涨的现象不仅仅在章丘和莱西两地出现,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被专业称为"春耕农资周期性涨价"。
    农资涨价给惠农政策打了折
    "(农资)涨幅太大了,现在种田(的利润)和免税前差不多,农民收入还是低嘛。"湖北省荆州地区的农民张梅对记者说。
    张梅夫妻经营着六亩左右的土地,供养着两个孩子上高中。"每年种田收的钱只够孩子上学。春耕的时候买农药化肥时感到手头紧。"张梅说。
    去年张梅全家的农作物的总收入在1万1千元左右,投入为2500元左右,其中五亩地的棉花收益七千多元,一亩半地的西瓜收益三千多元,油菜、小麦大部分用于交未免完的公粮,水稻作为口粮一粒未卖。
    "今年的(农资价格)与去年的不能比,去年尿素70多块一袋,今年就涨到88块一袋;碳胺去年是21块一袋,今年是30块一袋;复合肥去年是95块一袋,今年一下子涨到125块一袋;磷肥现在也不便宜了,从去年的每袋13块5涨到了18块……不种田又没办法,如果可以,我倒是想出去打工。"张梅说。
    "农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现在种田是一年比一年没希望。优惠政策好是好,但没起什么作用。农民照样还是没增收。"张梅说。
    持张梅这样观点的农民还有很多。记者在不久前与来京务工的农民工聊天时,他们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土地是农民的最后退路,不能放弃,但是农资涨价使农民无法从种田获利,现在在外打工成了供养家庭的主要资金来源。他们对种田充满着复杂的感情,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又无法割舍。
    记者了解到,因为农资价格上涨,2004年青海省农民种植小麦、马铃薯、油菜的生产成本分别上升了16元/亩、27元/亩、13元/亩,全省650万亩土地种植成本每亩平均上升了18元。也说是说,青海省因为农资成本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多出了1.2亿余元,而根据国家降低农业税的政策,共减去农业税1043万余元,相较之下,青海省农民去年在惠农政策的扶持下,还多支出了1亿多元成本。而农民是否增收由此可见一斑。
    不断上扬的农资价格成了农民增收的最大阻碍,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但又无法更好地缓解农资上涨带给农民的痛苦。那么,农资价格为何不断上扬?如何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压力?
    农资价格上扬的原因
    农资价格不断上升深层原因是什么?为此记者请教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蒋和平。
    "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复杂原因。" 蒋和平教授说,"去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与农资相关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在不断上升,如煤、电、油等价格上涨,这是钢性的。这直接拉动了农资价格上升。"
    蒋和平曾参与调研组到化肥企业作调查,因为煤、电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化肥企业煤的成本上升了6%,电的成本上升8%,油的成本上升了6.1%。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关人士对记者说,煤不仅价格上涨,而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用电高峰期对企业实行限制用电,不仅影响生产,还增加了生产成本。进口化肥也在上涨,比去年同期上涨29.5%海运费从去年17美金/吨上涨到65美金/吨。而国际油价不断上升,已达历史新高,企业压力不断上升。
    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必然将压力向终端转移,而农民不得不被动接受。
    而且现在春耕期间,农民对农资的不断需求,出现的卖方市场,强大的需求是拉动农资价格上升的另一原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农资价格 尿素 农民增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