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农资市场需要“狼”


作者:安徽凤阳金星化肥有限公司 王云

    中国刚迈进WTO的门槛时,国人皆呼“狼”来了。时至今日,已过去了五六年,“狼”是否真的把“羊”都给吃了呢?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依托,同时经济全球化引进的是“群狼”之争,看农资市场必先看农村市场结构。在2000年之前,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整个农村的人口变化不大。在2000年之后,每年有3000万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这也意味着农村每年会丧失3000万的劳动力。因而,单质肥料逐年下降的趋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再看一下中国农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山东省基本上是打着“农业高科技”的旗号,涌现了一大批的品牌农作物;东北三省是祖国的大粮仓,且农作物品质非同一般;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都是产粮大省;西部地区则山多,灌溉条件差,西北除了河西走廊外,其他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为主;新疆的经济作物与棉花大产量并存。因而在同一时期,针对高端市场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有不少,灌溉条件比较好的大田作物更多,灌溉条件差的山区也有,这就决定了化肥在同一时期高、中、低端三个层面的客户群并存。这也是为什么在工艺上有着相当差别,在价位上有数百元吨价之差的肥料企业依然能生存的原因之一。

    最后还要看一下中国农村市场的农民的消费心理。每年的农资打假中,有不少假冒伪劣的化肥企业被曝光,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同时仍有不少厂家通过打通各种关系,在含量上作文章。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表面的东西,是随时可以改变的;第二个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也在变,这个层面和特定的人群有关系。就像对一些老农,说服他们用复合肥比说服年轻人难,因为他们用单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的历史有很多年了;第三个层面是非常稳定的,也就是文化积淀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能够流通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农资市场上仍然蕴藏着的巨大的机遇。从产品的分众,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农业的分布,可以找到自己产品的目标市场;从中国农民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营销思路;剩下的就是如何做好自己的企业。

    要知道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从产业分散到集中、到垄断、到寡头竞争这个过程。现阶段也只是在产业分散的时期,用战国争霸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应该会加速中国农资市场的这个过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经济作物 粮仓 大田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