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市场畅销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农资市场承载着中国农业丰收的希望和保障,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同时又受伪劣农资的危害,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积极性下降。2005年3月末我国有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农资市场17个,比2004年末增加了8个。摊位数5033个,比2004年末增长25.9%;营业面积45.5万平方米;增长75.3%。尽管农资市场规模增加,但是成交额却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33.2亿元、2003年的33亿元降至2204年的29.7亿元。
    近年来,生产企业、农业科技部门、少数种田大户、大量个体户以各种形式参与农资市场的流通,经营的品种不仅有种子、化肥和农药,还有农机具、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货渠道杂乱,质量和信誉难以保证。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品种、规格多,占地面积大,不易陈列和码放,技术含量高,季节性、地域性强等特点,致使农资市场整体规模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弱。
    主要原因是:从农民素质看,大多数文化偏低,识假能力低,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加之农民普遍不富裕,在低廉的价格面前极易上当受骗。
    从农村交易场所看,农村集贸市场流动经营的特点为假冒者提供了方便,集散人走,交易是一次性的,这种市场形态给假冒伪劣者以可乘之机。
    从交易方式看,农村中走村串户,上门推销,代购代销,赊购赊销等经营方式也为坑农者提供了空间,由于农民手中现金少,农忙季节多以代购、赊销形式购得农资商品,然后到秋收再用稻谷、麦子还账,发生问题时,往往有理说不清。
    在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供应上,打着自产自用的幌子,从事制假售假活动,或是拆旧拼装,以次充好,有些甚至造成机毁人伤。
    农资市场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只有提高农民的投资回报率,搞好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才能对启动农村市场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探索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的流通渠道势在必行。
    首先,积极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方式,加快形成以农资交易市场为龙头的连锁配送网络。如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流通型龙头企业直接开办连锁超市;三是持加工型企业配合连锁经营,搞好农产品和农资的集中配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连锁经营的需要,统一向连锁经营企业直供直销农产品等。
    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农资的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也可以增强农资经营主体的自身实力竞争力,还有利于净化农资市场。我国农资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多,通过连锁经营使农技推广部门与农资企业联合,以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树立农资知名品牌,减少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销售。保护农民利益。
    二、完善农资技术服务网络,提高农资供应服务整体水平,健全农资服务技术配套体系。支持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创新服务,开展种子、农机具、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销售连锁经营。加强技术知道,使农民能够识别农资质量和正确使用农资,便于农民增产增收。
    三、加强农资市场的整治工作,完善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的引进、推广和审查制度,引导农民正确消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农机具 种子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