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河南省连续出台了多项利农惠农措施应对农资产品价


近一年来,河南省连续出台了多项利农、惠农措施,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等,农民们种粮看到了红红火火的前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在丰收的喜悦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因为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受能源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固然不可避免。但是,能不能多想想办法,通过其他手段来有效抑制农资价格高的趋势呢?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其实,只要多开动脑筋,在生产、流通、使用等每个环节上都拧干“水”,就能打掉农资涨价这个农民增收的“拦路虎”。

  办法一,减少流通环节,鼓励和支持农资生产企业、商业龙头企业到农村开办连锁超市或放心店,逐步把流通网络延伸到农村。目前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多道转手,层层加价才能到农民手中。如果资本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直接将流通网络延伸到乡镇甚至村头,价格下降将有很大的空间。

  办法二,尽快开通农资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资产品物流渠道的畅通,将农资产品及时运往农产区。能源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加大,这一成本必然由终端消费者承担。如果能够像对待运输鲜活农产品那样,给予农资产品运输上的优惠和便捷,其价格也会有相当幅度的降低。

  办法三,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批零差率的监督力度,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给农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农资产品价格的检查和查处力度,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经销点。对那些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办法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农资生产加大财政投入。工业反哺农业不仅可以体现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还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财政支出,扶植、建设一批农资生产、流通企业,或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当补贴,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总之,农资问题是解决“三农”绕不开的问题,如果因为农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此前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大打折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多想想办法,切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求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连续 农资价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