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时期农资流通基本上是一个层层调拨的体系,中间环节会有很多,包括调拨过程中的多级批发,这些批发包括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到市,从市到县。化肥市场放开后,经过市场的筛选,一些计划时期的批发企业消失了,这只能说明市场不需要某一层次的批发,但是否所有的批发企业都没有立足之地?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我们暂且把被市场淘汰掉的批发称作“伪批发”,这些批发企业消失后,搞一级批发的企业也产生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困惑,他们面临着这样的战略选择:继续做批发,还是改做零售?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连锁配送被引入农资行业,强调在县、乡两级建立终端,排斥批发,加之有麦当劳等连锁终端企业成功的经验,一时间,直营店、加盟店、终端成为农资流通的关键词汇,评价企业流通技术是否先进逐渐简单地概括为“你把农资卖给了谁?”直接卖给农民,被视为先进的流通技术,做批发,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批发意味着转手和投机,对服务三农是无效的。但市场实践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些“规范的”、“纯粹的”终端企业成为流星,很快从市场消失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视ⅲ鍪油耆斩嘶木薮蠓缦眨贾伦式鹆吹亩狭眩Ω盟凳亲钪饕脑颉1ǔ旰头缦帐嵌缘鹊模肴〉酶弑ǔ辏厝怀械4蠓缦眨耆斩嘶狭笠担铝┟瘢馕蹲乓袢∪苛魍ɡ螅庋男坌牡比缓茫虿灰鍪佑纱硕木薮蠓缦铡?br /> 研究这个问题的另一层含义,还关系到一些骨干农资流通企业发展连锁配送的战略取向。这些企业是否要坚持批发?批发环节能不能搞连锁配送?是否要介入到直营店、加盟店的建设当中?
本文以连锁配送为分析基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连锁配送是一种经营模式,具有规模化的特质和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特点。连锁配送的两个本质特点,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迷惑:1、连锁配送就是做终端、搞零售店;2、搞连锁配送一定要无条件地省掉中间环节。这两个观点是有联系的,因为仅仅在零售环节搞连锁,就意味着实行厂家对零售店直接供货(或者通过配送中心供货),自然就省去了中间环节。这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考虑,就是要消灭批发环节。应该说,这些认识是存在误区的。
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首先,不仅零售环节要搞连锁配送,批发环节也要搞连锁配送,对农资来讲,甚至批发式的连锁配送发展比重还要大一些。其次,发展连锁配送是要省去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而不是全部中间环节。至于哪些中间环节可以省去?那是市场决定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企业所能做的,是应该顺应市场的潮流。这个认识基于以下的考虑:
1、我国幅员广大,农民人口众多,人和地分布都比较分散。而化肥生产厂家的分布也比较分散。这个特点就必然决定了在农资流通环节中,批发环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批发商通过淡季大规模的采购,使相对分散的化肥供应集中起来,建立了农资流通的第一道秩序,然后根据市场情况,把化肥合理分配到点上,建立了农资流通的第二道秩序,如果这两个环节处理不好,大批发商就会承担巨大的风险,甚至破产,风险的压力迫使其必须处理好上述两个环节,因而,可以这么说,农资流通市场需要大批发商,大批发商调控市场比较有效,初步建立了农资市场秩序,有秩序的市场必然是有效率的,必然是减少运营成本的,耗费的社会资源必然是经济的。如果没有批发商这种建立市场秩序的作用,不难想象,厂家和零售商的关系会千头万绪,农资流通市场、渠道很可能会重复、无度、无序和混乱。
2、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代理制的普遍推行,造就了大批发商的存在。可以说,这是在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商和流通商达成的为数不多的共识。生产厂家对零售商有各种各样的抱怨:零售商信用不好,拖欠货款,付款结算有误;零售商不能和厂家在价格策略上进行配合,扰乱了农资流通渠道;零售商没有能力进行农资商品的推荐,没有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农民等等。鉴于这样的情况,农资生产厂家尽管和批发商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批发商仍然是建立销售渠道的首选。
3、从化肥流通的资金链和风险角度考虑,大批发商一般都有短期信贷指标,有一定的筹资能力,淡季化肥的收购,可以视同为是对化肥生产企业的注资,对于维系生产商的资金链有重要的作用。化肥是一种大宗商品,生产厂家需要大量的运营资金,大量的资金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大的风险需要有人承担,由于批发商的存在,大大促进了农资商品的流动,好的流动性降低了生产厂家的存货水平,从而降低了其承担的风险。实际上,批发商已经分担了生产商的风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5-10-21/20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