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谨防中晚稻病虫害暴发


□本报记者王兆勇

根据当前水稻病虫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5%。其中,虫害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为主,“两迁”害虫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7.7亿亩次;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总体中等至偏重流行,发生面积3.7亿亩次。这是记者全国农技中心召开的下半年全国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上获得的信息。

由于今年上半年,水稻重大病虫在南方大部稻区总体偏重发生。全国主要病虫发生面积4.6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3.4亿亩次,病害发生1.2亿亩次。发生特点如下:

一是迁飞性害虫迁入期偏迟,但迁入峰持续时间长,迁入虫量较大,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其中,稻飞虱在华南、江南早稻区首个迁入高峰偏迟,主迁峰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但迁入虫量较大,贵州局部地区虫量之大历史罕见;在华南、江南和西南东部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江南局部大发生,其他稻区中等以下程度发生,总体表现为前轻后重、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的特点。全国累计发生面积1.1亿亩次,同比增加10.5%。稻纵卷叶螟首个迁入高峰期略偏迟,迁入时间和迁入范围集中。5月中下旬以后,主降区西南东部和江南稻区迁入峰持续时间长,迁入虫量大,高于常年;江南、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江南南部局部大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全国累计发生6900万亩次,比上年同期增加7.1%。

二是钻蛀性害虫危害高峰期推后,江南、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局部发生较重。二化螟在全国大部稻区发育进度比上年推迟3~10天,江南、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9265万亩次,与上年同期相当;三化螟在华南稻区偏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636万亩次,同比减少19.4%。

三是流行性病害发生前缓后快,常发性病害在大部稻区普遍发生。稻瘟病在华南、江南和西南稻区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江南、西南东部局部老病区、感病品种发生较重;在东北稻区见病早、蔓延快,全国累计发生1467万亩次,同比减少4.7%;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游大部稻区偏重流行,全国累计发生8593万亩,同比增加8.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西南、华南、江南早中稻区轻发生,发生面积42万亩,同比减少31.3%。

预计中晚稻病虫害局部偏重发生,稻飞虱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江淮以南其他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1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中西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亿亩次。二化螟在南方大部稻区总体中等发生,长江中游、西南中北部、江淮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亿亩次;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其他稻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00万亩次。大螟、灰飞虱、稻苞虫等其他虫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9500万亩次。而稻瘟病在华南、江南、西南、长江中游和东北大部常发区将中等发生,西南、东北、华南及江南局部稻区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7200万亩次;纹枯病在南方大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亿亩;稻曲病在西南、江南、长江流域、东北南部和华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00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南部等稻区偏轻发生,局部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发生面积450万亩;水稻白叶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000万亩。

预测主要依据为当前田间病虫害发生基数偏高,而且水稻种植情况及稻田生境利于病虫发生为害。当前,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栽插期不整齐、桥梁田较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移和螟虫辗转为害;水稻主栽品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品种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同时,大部水稻品种抗病抗虫性不高,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特别是褐飞虱、稻瘟病等病虫的发生与流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总体 稻瘟病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