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俊生
3月8日下午,河北代表团在分组讨论时,代表们提出在影响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当中,农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根源。小组讨论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农学博士刘大群。
《农资导报》:刚才讨论时,代表们认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是引起农产品质量下降和土壤污染的根源,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刘大群:我认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情况是存在的。保守地说,这个超出的比例至少在20%~30%。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不仅污染了土壤,更重要的是,由于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在土壤中分解不掉,最终还会污染地下水体。当然,这些年,我们在土壤改造工程上下了不少工夫,比如秸秆还田等,但整体上,土壤板结的程度在加重,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污染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剧。所以,当前,我们迫切要提高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水平,降低土地污染和作物污染。
《农资导报》: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
刘大群: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但是,坦白地说,做到这一点很难,在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下,既没办法对每个农民进行指导教育,也没办法做到对每个农户的化肥、农药使用状况进行检测和监管。而且,即使检测出来存在农药等超标使用的情况,我们也难以做到对一户农民进行处罚。
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推进规模化,
成立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其一,这些农业合作组织本身在使用农资时都会慎重,对质量要求把关很严;其二,对职能部门来说,监管和检测的管理成本能够大大降低。管理100个企业难度自然很大,但一旦集约化以后,由于监管对象的减少,无论是对其农资的购销和使用状况,还是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以及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这些工作开展起来都会变得更容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3-22/30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