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印尼陷入大米困境


  近日,泰国政府宣布一份向印尼出口30万吨大米的谅解备忘录作废,理由是该谅解备忘录由前任政府签署,其大米销售价低于泰国新政府向米农承诺的收购价。此举让印尼政府陷入困境。相关情况,本网连线环球资讯广播驻东南亚记者胡星。胡星,你好,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印尼的大米困境是怎样引发的?

  记者:是这样。我们都知道,印尼一直都是大米消耗大国。虽然它本国自身也生产一些大米,但是供不应求,所以一直依赖从泰国进口。可是近日,泰国政府宣布一份向印尼出口30万吨大米的谅解备忘录作废,理由是该谅解备忘录由前任政府签署,而其大米销售价也低于泰国新政府向米农承诺的收购价。可以说,泰国的这个举动直接涉及到印尼的核心利益,印尼政府自然十分不满。因为这就意味着印尼可能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或者需要通过更高的价格向其它国家购买,直接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局面。据悉,目前印尼政府正在紧急与越南等大米出口国磋商,来弥补进口大米不够的缺口。主持人!

  主持人:那为什么印尼对大米进口的依赖度这么高呢,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记者:与其说印尼是对进口大米的依赖度高,不如说它是对大米的依赖度高。因为印尼是世界上第三大大米消费国。而印尼对大米的高依赖程度,分析起来有几个原因: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就印尼人太喜欢吃大米了。拿记者自己在印尼的亲身经验来讲,从早餐开始,几乎每顿饭都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是变着花样的,炒饭,炸鸡饭,椰浆饭…这些各种饭都有个特点,配菜很少,几乎不吃蔬菜,如果看见2片黄瓜就算不错的了。可以说一顿饭90%以上的成分是大米。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印尼每个人年均消费约125公斤大米,是日本人均年消费量的两倍。对于印尼人,提起食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米饭,甚至有一种惯性思维,即“如果没有吃米饭,就感觉还没有吃饭”。

  第二个原因还是它自身产量不足。如果论自然条件,印尼发展农业是有它的先天优势的。因为它处于火山带,火山灰带来的肥沃土壤是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的。上世纪80年代,印尼大米一度能够自给自足,然而进入90年代,由于政府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工业,加上人口的大量增长,印尼稻米产量在90年代初期一路下滑,由此带来粮食进口陡增。此后,政府再次加大投入,在90年代中期以后推行水利灌溉系统的修复工作,并在加里曼丹中部开辟100万公顷的稻谷种植区,扩大种植面积,并注意选择优良稻种,使得印尼的水稻生产在2000年以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等问题,一直到今天,印尼的粮食生产能力仍然无法满足国内需要,必须进口大米。

  主持人:那面对目前的困难处境,印尼政府又有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呢?

  记者:对于印尼政府而言,保持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当然是首要任务了。除了积极向其它大米出口国磋商进口大米之外,印尼政府也开始在民间提倡老百姓选择大米之外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作为主食,比如甜马铃薯、玉米、木薯、高粱等,既可平衡营养,又可减少对大米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2010年,印尼政府就组织了“一天不吃大米”的活动,由第一夫人阿妮?班邦?尤多约诺作为宣传大使的海报贴满大街小巷,呼吁老百姓减少大米食用量;而印尼农业部也制作了电视短片,教育民众。同时,政府还推出补贴措施,鼓励农民多种植蔬菜和水果。然而,政府的宣传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民众仍然喜爱大米,拒绝轻易做出改变。无奈之下,2011年,印尼政府将“一天不吃大米”的口号改成了“一餐不吃大米”,但这句折中的口号能不能产生效果,还有待观察。因为改变老百姓的饮食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个习惯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的印尼人形成的。但是,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下,食物多样化确实是未来印尼社会的必然趋势,只不过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粮食 其它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