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德国:多管齐下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德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约1%。但德国农业却非常发达,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0%左右,而且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在欧盟中是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德国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政策扶持、农业用地规划和农业产业链升级上的长期投入。

  重视培训“农业工人”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1950年,德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能养活10个人,1996年已可养活108个人,2002年达到124个人,目前可养活140个人。与此同时,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却从1960年的24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约130万人。德国联邦农业部部长伊尔莎·艾格纳认为,这一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十年德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而且德国农业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上的长期投入。

  德国特别重视对“农业工人”的培训。之所以将农民称之为“农业工人”,是因为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经过培训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才”。德国法律规定,做普通农民的基本要求是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再到有关的农业专业学校学习至少两年。而要独立开办或继承农业企业,则必须具有在自家或别人农场当普通农民的经历,并且在经过深造后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即使是一个有长时间务农经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民,也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国家相关的考试后,才能获得独立经营农业企业的资格。

  近年来,为适应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正在兴起的基因农业发展需要,德国政府一直推行“绿色职业培训”计划,其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涉及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和先进农机设备使用培训,还包括为满足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科技培训。据统计,近10年来接受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仅2008年一年便达到42205人。这一计划为德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德国政府在农业财政补贴和农业税收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也是农业生产实现高效率的重要原因。德国通过政府调节和干预的方式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多方面资助和保护,每年对农民给予大量补贴。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数据,德国农民目前人均年收入在3.6万至5万欧元之间,其中50%左右来自欧盟、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财政补贴,具体包括地区平衡补贴、农业环保补贴和农业用油补贴等。此外,还有德国联邦政府发放的各种奖励,比如农业企业奖等。德国农业部透露,欧盟、德联邦和州三级政府2007年至2013年对德国农业的财政补贴总计为180亿欧元,平均每年25亿欧元。另外还有一些地方项目也可以从欧盟农业基金、德联邦和州政府申请到项目经费。这些补贴和奖励合计能够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这使德国农民保持了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税收管理和使用方面,德国也走在欧盟国家的前列。据统计,德国的农业税收约占全部税收的1.7%,农业投资却占国家预算的7%。德国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享受免交营业税和机动车辆税的优惠待遇,农业企业自成立之日起10年内,每年享受1.46万欧元的法人税免税额度。为了加大对农业企业及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德国还成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德国农业养老金银行,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引进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投资提供补贴及贴息贷款。比如,对投资额在1000至1万欧元的小型项目,提供偿还期10年、利率不超过5%的优惠贷款;对50万至100万欧元的大型项目,提供利率不超过5%、偿还期20年的优惠贷款。

  产业升级促进就业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德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不断下降,而农业产业链中的就业人口却不断增加。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德国的单纯农业人口每年减少1%。此外,每年还有3.5%的单纯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城市人口。为了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德国近年来开始引入来自东欧或中东的外国劳动力。2007年,引入外来务农劳动力已占到德国农业人口的2.5%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用地 农业生产 森林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