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降雨令阿根廷大豆产量前景更加光明


气象专家称,本周的强降雨为阿根廷主要农业产区的大豆作物生长压力带来巨大缓解作用,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国之一。

综合媒体1月20日消息,作物气象专家周四称,本周的强降雨为阿根廷主要农业产区的大豆作物生长压力带来巨大缓解作用,在数月的干旱之后帮助补充土壤水分。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和玉米出口国之一,但拉尼娜现象导致的降雨不足令该国产量预期下降并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因供应忧虑挥之不去。

阿根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简称INTA)的气象研究员Stella Carballo称,“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普遍迎来充裕降雨。鉴于改水平的降雨量,大豆产量前景将得到巨大改观。”

Carballo称,降雨同时也出现在拉潘帕省的东部部分地区,圣达菲省南部偏远地区以及科尔多瓦省的东南部部分地区。圣达菲省是阿根廷第三大大豆产区,而科尔多瓦省为第二大产区。

INTA公布的数据显示,周末和周三的强降雨过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中北部地区降雨量累计达到80毫米,本月降雨量达到150毫米。

阿根廷2010/11年大豆作物正在度过关键的结荚期,该时期对作物单产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此时的植物也是最需要水分的。

通常播种期早于大豆的玉米作物已经度过了关键的授粉期,这意味着此轮降雨对于扭转玉米损失而言来的太迟了。

但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称,降雨可以避免玉米单产的进一步损失。

交易所表示,“这轮降雨意味着大豆长势可以得到恢复......并避免玉米产量进一步受损。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60毫米。”

大部分分析师将两种作物的产量预估均进行了下修。

阿根廷一位政府官员称,大豆产量料下滑至5000万吨以下,玉米产量可能在2000万吨左右。此前公布的官方预估二者产量分别为5200万吨和2600万吨。

尽管本周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依然严重干旱,尤其是科尔多瓦省,该省作物产量月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的一位农业学家Cristian Russo称,“科尔多瓦省的情况较为棘手,因当地未出现降雨。”

他预计该省25%的地区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圣达菲省部分地区亦缺乏降雨。

Carballo称,“上述地区的情况各异,部分地区1月未曾出现过降雨。各地作物受影响情况各不相同。”

本月未出现降雨地区的农户忧虑加重。

圣达菲省中西部地区的一位大豆和玉米种植户Daniel Christiansen称,“预报显示近期有大量降雨,但我们只迎来十分少的雨量。”

干旱天气令该国农民心情更加糟糕,当地农户本周暂停了谷物销售,抗议政府对玉米和小麦执行出口配额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玉米 干旱 土壤水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