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嘉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景海经营农资十多年,没有一年像2008年一样让他记忆深刻。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整个农资经营体系为之一震。“金融危机不仅考验着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的决策能力,更考验着厂家与商家的合作关系。”于景海这样告诉记者。
于景海回忆说,当时整个辽宁市场都乱了,各种化肥价格从高位直线下滑,市场大有夺门而出,全面抛货之势。当时34%含量的复合肥每吨2400元进货,到最后市场价格降至1720元,本以为亏本300多万已成定局,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与嘉丰签约的两家化肥企业做出高姿态,要与嘉丰共同分担风险。于景海所说的两家复合肥企业,一家是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另一家是安徽六国化工。两家企业在金融危机之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嘉丰的亏损降到了最低。金融危机过后,让于经理对后危机时代的“诚”与“盟”想了很多,诚信经营、共负盈亏在危机之后变得更加重要。
农资经销商后危机时代如何生存?于景海告诉记者,后危机时代,农资市场出现了很多新变化。首先是农户用肥习惯改变了,产品上要求专用化,如小麦专用肥、水稻专用肥,种土豆要有土豆专用肥。使用上要求简化,最好一次施用。购销上要求送到田间地头。其次是经销商数量明显增多,竞争更加激烈,农化服务成为大趋势,企业要与经销商多到基层为农户普及农化知识。最后,从2010年开始,农资经营淡旺季仿佛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波动频繁的市场和起伏不定的政策,厂商同盟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显得尤为重要。
“凡事必须诚信,答应基层经销商的一定要做到!”在谈及未来经营时于景海坚定地说,信息透明已经让农资暴利时代结束,只能依靠薄利多销占领市场。要不断树立新品牌,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生产企业建立同盟关系,通过筛选,找出基层有实力、守规则的经销商,稳固产销关系,在后危机时代不断突围。
(本报记者张四代翟怡婷)
(本文所报道经销商将参加本报“百佳”农资经销商评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2-24/29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