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预计发生7.57亿亩次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与上年持平。预计发生面积达7.57亿亩(次),其中虫害5.63亿亩(次)、病害1.94亿亩(次)。发生面积大于上年,虫害重于病害;8月底以前为各种病虫为害高峰期。

发生种类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其中玉米螟、蚜虫、大(小)斑病发生普遍,粘虫、棉铃虫、双斑萤叶甲、叶螨以及丝黑穗病、锈病、褐斑病等会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为害。

发生程度和重点区域

玉米螟:一代在黑龙江中西部偏重至大发生;二代在辽宁偏重发生,吉林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华北、西南地区大部中等发生,黄淮、西北大部偏轻发生;三代在黄淮海大部中等发生,河南偏重发生。

蚜虫:内蒙古、河南、宁夏、天津等地偏重发生,黑龙江、吉林、云南、山东西南部等地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

粘虫:三代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地区大部偏轻发生,但局部区域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

棉铃虫:三代在黄淮、西北、华北大部等地区偏轻发生,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中等发生。

大(小)斑病:山西中北部、贵州偏重发生,东北、华北、黄淮、西南大部中等发生,西北地区偏轻发生。

丝黑穗病:内蒙古大部、河北北部、四川等地偏重发生,黑龙江、吉林、山西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

其他病虫:叶螨在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偏重发生,辽宁、宁夏、新疆等地中等发生;双斑萤叶甲在内蒙古大部、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中等发生;褐斑病、纹枯病、锈病、瘤黑粉病、灰斑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可造成一定为害。

品种布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近年来,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据统计,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近5亿亩。同时,随着全国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玉米品质逐步优化,鲜食和甜(糯)玉米品种面积增大。虽然受前期低温天气影响,今年玉米(尤其是春玉米)生育期普遍较常年偏晚,但目前长势良好,为各种病虫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寄主环境。另外,东北春玉米多年大面积连作,黄淮海主产区实行小麦-玉米两熟制、玉米-棉花套作和春、夏玉米混作,各地普遍推广密植、免耕、秸秆还田等耕作技术和机械跨区作业,有利于多种病虫发生积累、传播扩散和辗转为害。且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对玉米螟、大(小)斑病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差。

另外,未来天气条件利于玉米螟和大(小)斑病等病虫发生;华北北部和西北等地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利于蚜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等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测报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品种 春玉米 棉铃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