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联合国环境署呼吁保护和建设天然渔场环境


  新华网内罗毕5月17日电(记者 王雅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17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说,如果每年向全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渔场投入80亿美元,用于渔场环境重建和保护,每年全球的渔业可捕捞量可望提高1.12亿吨。

  报告说,上述对天然渔场实施的环境保护投资还将在未来40年为全球渔业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总值达1.7万亿美元的收益。

  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在当天的报告发布会上说,全球天然渔场正遭受人类的“掠夺”和“不可持续的开发”,全世界直接从事捕捞业的从业者已达3500万,捕捞船只则已超过2000万艘。这种渔业资源管理的失败如果不立即加以遏制,渔业资源将进一步枯竭。

  他说,目前,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以渔业为生,渔业间接或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1.7亿个,创造收入达350亿美元,“维持产业健康和这部分人未来的生活,将主要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够采取迅速且坚决的转变措施”。

  报告指出,保护和重建天然渔场环境还应与产业管理改革相结合,其中包括贸易配额的设定、海洋保护区的建设等,以期逐步修复已被破坏的捕捞区环境,并实现这部分区域内鱼群的重新增长。

  渔业是人类食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如何保护和管理海洋渔业资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联合国此前已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养护和管理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消除过度捕捞,减少浪费性渔业活动,恢复和增加鱼类资源,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业。同时,有专家认为,当全球渔业产量开始下降甚至面临崩溃时,一种有效的弥补方法就是建立海洋保护区,这种做法通过提供安全的栖息地,进而使鱼类能够繁衍并迁徙,从而减轻了鱼类资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鱼类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