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我们的“长征”


□本报记者 郑红艳

为了更集中地了解农民层面目前在使用农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农民农资使用状况调查组在走访了湖南的常德、益阳的农技部门及十几家基层农资经营店后,在宁乡县举行了一次农民座谈会,这次活动让记者感慨良多。

12个小时的会议筹备

8月16日晚7点,我们调查组还在宁乡回龙镇农技站采访站长杨剑时,鄂中公司湖南大区经理刘俊和我分别接到上级领导打来的电话,要求在湖南举行一次集中的农民座谈会,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率地了解当地的情况,也可以把活动更加深入下去。

活动何时开展?选择什么地点?农民如何组织?会议议程如何设计?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晚饭后,《农资导报》调查组经过与刘俊经理、鄂中长沙片区丁经理及长沙市宁乡县命七农资公司总经理俞俊文商讨,决定于第二天上午就开会,地点就选在宁乡县黄材镇农技站,因为农技站站长谢喜中在当地农民中很有号召力。时间地点确定后,大家立刻分头行动,《农资导报》调查组准备会议议程及问卷设计,刘俊经理负责第二天的会议主持及会场控制,命七农资公司和黄材镇农技站作为会议承办方负责会场布置及人员通知。当晚,俞俊文制作会场标语到12点半,而谢站长则挨个打电话通知村民,也弄到很晚。

从清晨7时30分开始等待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早晨8点,鄂中、命七农资公司及《农资导报》调查组一行从宁乡县出发向黄材镇赶,谢站长在那儿接应。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塞车,等我们赶到时已经10点40了,村民早已等在那里了。听谢站长说,当地村民听说我们要去做调查,很积极,早晨7时30分就赶到了会议地点,一直等到现在。

看到我们到了,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的农民仍是一脸的笑意,没有丝毫怨言,我们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特别是在随后几天去长沙市采访政府部门及几个省级农资公司缕缕被拒时,心里更是无限感慨。政府部门对于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情讳莫如深,省级农资公司则是退避三舍。为什么同样的调查,身居要位的官员们和处于社会上层的商人们与身处底层的农民兄弟有着如此全然不同的态度呢?

45岁以上的种田人

在座谈会现场,记者发现来参会的人年龄差不多都在45岁以上,再年轻一点儿的就是妇女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种田了,都去城里打工去了。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丢不下,还种着。”许多农民争着跟记者说:“说实话,一年种几亩田根本赚不了什么钱。我们当地主要种水稻,种得最好的一季收500公斤,除去各种农资成本,最多就只剩下400~500元了,辛苦一年抵不上在外面打一个月工的收入。”他们说的时候有几分愤疾,但更多的是无奈。

15个关于农资使用的问题

座谈会开始后,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15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反应很踊跃,每提出一个问题,同时有好几个人站起来争着回答,只能排着队,一个一个地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农民使用农资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地农民基本没有什么辨别真假农资的能力,而且即使碰到了假农资,也无力为自己维权。他们在购买农资时,一般都是根据自己使用的效果来选择,所以一般需要用上一季才知道一个产品到底是不是好。

所以当时调查组一直提醒他们一定要到人品好、有信誉的店主那里去选择大品牌的农资产品。

人均7分田和300亩的种植大户

据了解,在调查组开会的黄材镇,人均只有7分地,所以农民并不把种田当成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只是顺带着种一下。尽管土地非常分散,但是由于大部分年轻人涌向了城市,也出现了拥有300亩土地的种植大户,如帮助组织本次会议的农技站长谢喜中就承包了300亩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存在的问题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