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袁隆平超级稻攻关相中植物光能转换酶


本报讯超级稻亩产从800公斤增加到900公斤,需要更为强壮的“肠胃”帮助吸收和保持营养。近日,一位对于强壮植物“肠胃”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发明家杨建设,持历经30多年研究而得的植物光能转换酶成果签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加盟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稻亩产900公斤联合攻关。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湖南本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现场,袁隆平院士表示,就按长沙的日照条件,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500公斤都不成问题,但目前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目标尚待攻关,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光能利用率不高。这相当于为稻米催“肥”的食物很充足,而稻米却因“肠胃”吸收能力差而消化不了。为此,袁隆平院士正在通过多种方法解决,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基因技术,而生物酶方法此前鲜有涉猎。

据袁院士介绍,目前,国内水稻亩产一般在七八百公斤水平,光能利用率不到1.5%,如果光能利用率能提高到1.6%,亩产900公斤难题就迎刃而解。如果光能利用率提高到2.5%,水稻亩产就可达1500公斤。

尽管目前植物光能转换酶尚处中试阶段,还未进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水稻超高产核心攻关体系,专家们对该成果仍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了解,杨建设早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经几十年探索,他研制出光合作用生物催化剂,通过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喷施杂交水稻效果试验检测,增产明显,且能提高谷物中蛋白质含量,降解农药残留。

(李杜 辛业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光能利用率 核心 催化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