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药,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同仁堂。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3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确保了同仁堂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目前,同仁堂已经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了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同仁堂集团目前以现代中药为核心,着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为振兴中药事业贡献力量。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我刚进行了一个略微粗糙的调查,发现英国人对中医的信任度超过中国人。我承认我的方法很不科学。我先把“中医”和“有效”两个中文词,一起输入百度的搜索窗口,发现有418万篇相关文章;接着又输入“中医”和“行骗”,发现了18.2万篇文章。将两数相除,“有效”篇和“行骗”篇的比例约为23∶1。
之后我在能搜索英国本国网页的谷歌中,输入了“ChineseMedicine”(中药)和“effective”(有效的),共找到86.1万篇文章,而其后我输入了“ChineseMedicine”和“quack”(骗子),找到了27800篇文章。它们相除的比例是29∶1。你不说我也知道,这当中肯定不乏质疑乃至批驳相关字眼的文章。
英国街头的中药店近年大量增加,据说已超过6000家。对这些药店的出现,英国人反应不一:固然有满意的顾客,不过传媒里也时有报道诊断失误或者药剂反而伤害求医者的情况。在报刊的读者来信和网上的博客中,也能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案例。
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署这几年也时常发现中药质量问题,或是非法进口违禁药物的问题,并就此告诫求医者要保持警惕,有时还会对针对某些草药或中成药发出警告。不过,在英国医学研究领域也不乏看好中草药研究的人。根据英国《医学补充疗法》杂志刊载的一篇调查,英国83%的家庭医生认为,中国的针灸可以在医疗中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他们当中59%的人还认为,英国公费的国民保健服务应该包括针灸治疗。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斯蒂芬·明戈尔博士是干细胞研究的权威,他受英国政府的委托,负责牵头推动未来两年英国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戈尔博士刚从中国归来,他研讨的一个题目,就是能否从中草药当中提取出一些成分,应用在现代西医中。“如果我们的项目成功,中草药可能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一组全新的药物。”
不过在英国的中医界,也有人怀疑明戈尔的做法。在伦敦较早建立中医诊所的英国人洪洁西(JessicaDarling)表示,中医讲究所谓的“配伍”,有主药、配药、“君臣佐使”(注: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之说。她说,煎制中药就如同组织一个足球队,“大家必须相互配合,让每个球员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才能取胜。可是现在的英国西医以为只要买来一个中锋、前锋就行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洪洁西说,近年来在欧洲时有中药中毒事件发生,有时也正是由于西医对中草药的上述误解造成的。“拿木通来说,《本草纲目》里已讲得很清楚,抓药时,三四两成药里最多能包括三钱。如果不了解中药理论的人,看准了它在某一方面的效用,譬如利尿作用,叫想要减肥的人去吃,那就可能把人毒死!”
当然,态度严谨的学者也不至于忽略这些。明戈尔博士在伦敦国王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同事保尔·弗朗西斯博士,也参加了最近的中国之行。他说,传统中药里的有效成分,不像西药的药片那样片片相同。若要使用这些成分,必须先进行科学试验,检测它们同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效果以及各种安全系数。“任何化学物质,包括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都可能产生副作用。”(作者[英]PaulCrook编译乔伊英国广播公司)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06-10/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