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2020年西南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意见


  一是精细准备提质量。根据生态条件、移栽方式、种植模式和安全齐穗期,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和催芽等种子处理。浸种要与药剂处理相结合,有效控制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条纹叶枯病等。因地制宜选择工厂化育秧、小拱棚地膜覆盖保温育秧、机插秧毯苗育秧和旱地育秧技术。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2℃(粳稻10℃)时抢晴播种育秧,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可采用双膜覆盖育秧,提高保温效果。

  二是调温调湿育壮秧。采用薄膜或地膜保温育秧的田块,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高温天气(膜内温度≥30℃)及时揭膜通风,防止烧苗。雨后猛晴时,切忌突然揭膜,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控制徒长,防止绵腐病、立枯病发生。2叶1心期,及时通风炼苗揭膜,施“断奶肥”促蘖,培育壮秧,移栽前3~5天亩施尿素4~5千克作“送嫁肥”,长势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促进恢复生长。

  三是分类施策抓移栽。对机插秧,要提高耕整质量,移栽前田间泥土要沉实;宜选用25~30厘米行距的插秧机;力争早插、浅插,适当增加密度;一般秧龄25天左右,避免秧龄过长导致营养生长不良出现早穗。对手插秧或抛秧,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30~45天,杂交稻每穴栽1~2粒谷苗,常规稻每穴3~5粒谷苗,亩基本苗分别达到3万~5万和5万~8万。

  四是肥水调控促均衡。加强水分管理,返青期田间水层保持2~3厘米,促进早发新根。分蘖期田间水层保持1.5~2厘米,促进早生快发。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断水晒田,晒田以田间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适当增加田间湿度,降低群体内温度,避免高温造成结实率降低。齐穗后保持干湿交替,确保籽粒灌浆所需要的水分,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功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合理确定田间排水时间以利于机收,一般不能早于齐穗后20天。加强肥料运筹,移栽前施足底肥,可采用有机肥配合过磷酸钙、氯化钾等作为底肥;早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发生,一般栽后3~5天亩施尿素4~5千克;施用拔节肥,水稻起身拔节期亩施氯化钾5~8千克,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巧施穗肥,对前期长势差的田块,孕穗期亩施尿素3~5千克,增强植株活力,对群体偏大、叶色浓绿的田块,穗肥要少施或不施,但可亩用磷酸二氢钾1千克,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植株抗倒性;看苗补施粒肥,如遇抽穗期叶片颜色淡绿,一般亩施尿素3~4千克作粒肥。加强病虫防控,选择对路药剂进行防治病虫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五是适时收获保归仓。西南水稻收获期间常伴随连续高温、暴雨等天气过程,易出现穗发芽,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一般齐穗后30天左右,95%颖壳变黄时为最适收获期。大力推进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机械化联合收脱,提高收获效率,防止“割青”,做到颗粒归仓。丘陵山区稻田人工收获尽量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六是提早谋划再生稻。四川东南部和重庆沿江平坝、浅丘、河谷区,以及云南南部是再生稻种植区,要抓好头季田间管理,为蓄留再生稻打好基础。做好头季稻纹枯病、三代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的防治。头季稻齐穗后5天左右施粒芽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当稻田中间10%的植株见到再生苗时,及时收割头季稻,保留稻桩40厘米左右。施好发苗肥,收割后3~5天结合扶稻桩和除草,亩施尿素5千克作发苗肥,如遇高温可用水泼稻桩,保持稻桩湿度,促进发苗。 (下接6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移栽 群体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