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控旺转壮。旺长麦田已经开始拔节,当前紧迫的任务是控制徒长,延缓生育进程,要喷施生长延缓剂,控水(推迟甚至取消拔节水),控肥(比常年减少10%)。
二是科学追肥。对一二类苗,按计划量按时追肥。多数稻茬麦田亩总氮控制在10公斤左右,肥力高或偏旺的酌减,旱地或偏弱一点的酌量增加,但不宜超过12公斤。
三是强化补水。对丘陵槽沟稻茬麦田,应继续清沟降渍。对高台位旱地麦田,有条件的麦田结合追肥进行补灌,提升苗情质量,抵御春旱。
四是防控病虫。冬暖春早,容易出现小麦条锈病“中心病团”,同时气温持续升高加速蚜虫繁殖。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处理病叶或中心病团,防蔓延扩大。
四、西北麦区
今年播种至越冬期麦田土壤墒情较好,苗情总体较好,群体适宜。但小麦条锈病威胁较大,秋苗发生时间早、范围广、总体偏重发生;气候变化异常,发生冻害和干热风风险较高,部分田地块略显干旱;两极分化,部分麦田有旺长现象,也有晚播田块冬前苗小。水浇地小麦管理参照黄淮麦区进行,旱地小麦以促弱控旺为中心,坚持抗旱防旱不放松;弱苗以促为主,促根增蘖;旺苗以控为主,促根控蘖;壮苗控促结合,促根稳蘖。
一是镇压划锄,保墒提温。对墒情较好、土壤冻结的麦田,早春当表层土壤解冻2厘米时,即可采取早春顶凌耙耱措施,去除枯叶,提温保墒,弥合裂缝,促进小麦返青生长。对降雪较少、墒情较差的麦田,早春土壤全部解冻后,及早镇压,消除土壤明暗坷垃,防止土壤空隙大跑墒散墒,提墒保苗。对旺苗、壮苗,及早进行耙耱、中耕、镇压。对群体偏少、个体偏弱的麦田,早春土壤全部解冻后实施浅锄细锄。同时,春季浇水后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破除板结。对有倒伏倾向的旺苗田,返青后尽早镇压一次,同时拔节初期喷施生长抑制剂,化控防倒。
二是水肥调控,分类管理。把水肥管理作为重点,做好防旱保苗、促弱控旺工作。要因墒管理,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因墒抗旱浇水。对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干土层较厚的麦田,立即采取小水慢灌或微灌的形式抗旱浇水,同时拔节期再次浇水,并亩追施尿素5-7公斤。对已浇越冬水、墒情较好的水地壮苗麦田,早春耙耱镇压,推迟春季第一水到起身拔节期,起到春季蹲苗、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要因苗管理,对已浇灌越冬水的一类麦田,返青期控制肥水,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加大肥水管理,浇水时亩追尿素10公斤,提高成穗率,稳定穗粒数。对已浇越冬水的二类麦田,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浇水时亩追尿素5-7.5公斤,促小蘖赶大蘖,提高成穗数。对三类麦田,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肥水管理。当麦田0-5厘米地温稳定达到5℃后,浇灌返青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但返青水不宜过早,以免降低地温,抑制麦苗生长;拔节后第二次施肥浇水,亩施尿素5-7.5公斤。对旺长麦田,早春要控制肥水,起身期采取镇压或化控措施控制旺长,拔节后期浇水施肥,防止脱肥转弱。要趁雨雪追肥,对底肥不足或未施底肥的部分旱地麦田,可视苗情、墒情、底肥情况,早春趁雨雪追肥。对晚播弱苗田和底肥不足麦田,可亩施尿素5-7.5公斤;对未施底肥的麦田追肥量可适当增加,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配施适量的磷酸二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20-02-10/29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