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六病六虫”是今年防控重点


  2.种薯处理。选用代森锰锌或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拌种,也可使用咯菌腈悬浮剂或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剂进行种薯包衣。

  3.垄沟施药。选用嘧菌酯或噻呋酰胺或氟酰胺·嘧菌酯进行播前沟施。同时使用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或菌肥。

  五、疮痂病

  1.选用健康无病脱毒种薯。

  2.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最好水旱轮作,适当施用酸性肥料和增施绿肥,有条件时在块茎形成和膨大期间少量多次灌水。

  3.药剂沟施。播前沟施寡雄腐霉或五氯硝基苯+氟啶胺,同时施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肥。

  4.生长期药剂防治。在结薯初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淋2~3次寡雄腐霉。

  六、黑胫病和青枯病

  1.选用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脱毒种薯。3.切种时,切刀消毒。4.选用噻霉酮等药剂拌种。5.及时拔除病株,发现病株应及时全株拔除,集中销毁,在病穴及周边撒少许熟石灰。6.药剂防治,用春雷霉素、氯化铜或噻霉酮等药剂喷淋或灌根。

  “六虫”防控技术

  一、 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1.物理防治。田间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性诱剂诱捕器每亩设置1个,设置高度离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灯光诱杀,每20~30亩一盏。2.化学防治。可选用溴氰菊酯喷雾。在成虫出土前,地面撒施辛硫磷拌土撒施。3.生物防治。播种时可选用绿僵菌或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混土处理。

  二、二十八星瓢虫

  在卵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分散前的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叶面喷雾,施药间隔期7~10天。

  三、蚜虫

  1.农业防治。铲除田间、地边杂草,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2.生物防治。用苦参碱、除虫菊等生物药剂防治蚜虫。3.化学防治。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马铃薯块茎蛾

  在卵孵化盛期至二龄幼虫分散前的进行药剂防治,可选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药剂待查)(或与其他生物农药混合使用)进行叶面喷雾,关键做好成虫期的防控,采用食诱剂、性诱剂、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将成虫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平。

  五、蓟马

  (1)农业防治。重点防控种薯苗期阶段,切断蓟马传入途径。(2)生物防治。用虫生真菌、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技术。(3)化学防治。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本报综合整理)

  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卵菌病害。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该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要结合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结果,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开展“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施药”的统防统治,将晚疫病重发流行风险降至最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疫病 喷雾 马铃薯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