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每年发生超14亿亩,杂草越来越难治!这份权威防除技术方案请收好!


长江流域稻区推荐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控草模式。播后苗前采用丁·噁、二甲戊灵、丙草胺等封闭,播后15-20天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进行茎叶处理。根据田间残留草情可选用噁唑·氰氟、二甲·灭、噁唑酰草胺等进行茎叶处理。以旱直播为主的西北稻区,播种时用仲丁灵封闭,在水稻2-3叶期采用氰氟草酯、噁唑·氰氟等进行茎叶处理。

三是水直播稻田。长江流域及南方其他稻区推荐采用“一封二杀”的控草模式。播后苗前采用丙草胺(含安全剂)、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进行土壤封闭;水稻3-4叶期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西北稻区,在水稻2-3叶期采用氰氟草酯、五氟·氰氟、噁唑·氰氟等进行茎叶处理,上水后撒施苯噻·苄、丙·苄等控草。

四是人工移栽及抛秧稻田。在秧苗返青后,杂草1叶前采用丙·苄、苯噻·苄、丁·苄等进行土壤封闭或者在杂草2-3叶期采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双草醚、噁唑·氰氟、二甲·灭等进行茎叶处理。

麦田杂草防除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分为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繁缕等阔叶类杂草,每年发生面积约为2.5亿亩以上。麦田杂草的防除要坚持综合治理,根据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提高除草效果。

(一)非化学控草技术

一是种子精选。通过对麦种调入和调出的检疫,可以查出种子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野燕麦、毒麦等,经过检疫处理,并进行播种前的种子筛选或水选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杂草的远距离传播危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种子 玉米 除草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