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别只防蚜虫和赤霉病,小麦这个虫也危害很严重,千万不可忽视


小麦杨花灌浆期是小麦形成产量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在注意做好小麦穗蚜、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治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也是小麦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大量籽粒被害,可造成大面积减产,一般减产在20%左右,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千万不可大意。


发生规律

小麦吸浆虫一年只发生一代,以末代幼虫结茧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天,小麦拔节期,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10厘米左右处,此时是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到小麦孕穗期,再次结茧化蛹,到小麦抽穗扬花期,再次羽化出土,并进行交配,并把卵产在小麦穗上,初孵幼虫多次颖壳缝隙处进入颖壳内,附着在子房或正在灌浆的籽粒上为害。

危害特点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灌浆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由于成虫迁飞能力很强,田间农民朋友很难看到,忽视它的危害。小麦吸浆虫分为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在黄淮地区,以红吸浆虫为主,该虫主要危害正在灌浆的麦粒,成虫将卵产在麦穗上,初孵幼虫通过颖壳缝隙进入颖壳内,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麦粒的汁液,造成正在灌浆的麦粒无法正常灌浆,麦粒秕瘦,严重时成为空壳,导致大幅度减产,小麦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有两个最佳防治时期,一是在小麦拔节孕穗期,防治越冬幼虫,二是在小麦杨花灌浆期防治成虫。现在,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最佳时期,在成虫羽化期产卵前,抓紧防治,可大大降低田间成虫产卵,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1)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本品是由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吡虫啉复配而成的杀虫剂,具内吸传导、触杀、胃毒功能。在吸浆虫成虫发生初期,用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4~5毫升,兑水30公斤,在下午3:00后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吸浆虫成虫。还可兼治小麦穗蚜。

(2)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本品为菊酯类和硫代磷酸酯类农药的复配制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对害虫和害螨有较好的防治活性。在吸浆虫发生初期,用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40~50毫升,兑水30~50升,于下午3:00后进行喷雾防治,对吸浆虫击倒速度快,持效期较长,同时对小麦蚜虫、红蜘蛛也有较好的防效。

(3)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本品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药效迅速,可在吸浆虫发生初期,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15毫升,兑水30公斤,对全株均匀喷雾,可快速杀死成虫,同时还能兼防小麦蚜虫和红蜘蛛。(睢阳农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喷雾 氯氟氰菊酯 杀虫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