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万国君编者按
土地分散、机械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落后、农业投入风险大收益低,这些不仅是重庆农业发展遇到的难题,也是全国很多地区农业困局的一个缩影。为农业服务的农资行业,当前处于尴尬境地:农业发展遇阻,农民投入减少甚至不投入,农资行业效益大不如前;现代农业需求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必须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前行,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农业农民、创新发展方式、注重服务质量的原则,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资企业来说,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拥有技术优势和先天便利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在变,服务于农业的农资企业必须迎合其变,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服务性需求,满足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这个目标对农资行业来说是道难题。怎么做?尽管不少企业被洗牌出局,不少企业畏手畏脚,但有更多企业分析客观条件,发挥创新精神,通过产业链整合、农业服务转型、紧抓服务“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措施逆境突围。
与很多地区相比,山城重庆的农业生产条件不算好,不过,重庆农资企业已经开始发力,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重庆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共生、“大山区”与“大库区”并存的城市。重庆农业也面临着地块分散且较小、农作物种植不能成片、不同作物施肥需求不同的问题。从卖产品到提供服务,重庆农资行业企业在摸索中不断调整发力点,从精准卖产品向精准服务转型。
土地分散与老龄化成难题
若想将农村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转移出去,实现农民增收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刻不容缓。在全国都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的大形势下,重庆种植大户占比也在逐渐增加。
“土地流转在重庆处于起步阶段,要比国内的经济作物主产区进程慢,其中经济效益是大问题。在华北平原,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而重庆的土地整理成本很高,小型机械进入更为适宜。”重庆市农资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友传介绍,梁平、璧山、铜梁这些地势较平的地方种植大户正在增加,但是,机械化生产远达不到集约化的程度。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有当地经销商介绍,很多种植大户并非重庆本地人,年轻的种植大户也非常少,反而是外地种植户来渝承包土地的人在增加,而且是其他领域从业者在向农作物种植领域渗透。
外地种植大户的涌入为重庆经济作物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新问题随之而来。李友传担心,种植大户不固定,不利于土地养护,还可能造成伤害。因为他们往往今年承包了几百亩地,来年不一定会做下去。
“农村做农业的基本是老人,50岁以下种地的人非常少,真正把农业当主业的基本是种植大户和相关的农业公司。这些外来的种植大户和承包大户掌握了更多、更好的种植技术。”重庆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棋的态度则更积极。
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重庆GDP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国各省市前列。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对于农民而言,在重庆附近就业和打工的机会比外省多。重庆的人口流入远高于流出。重庆本地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其实越来越少,很多地没有人种,重庆也没有摆脱土地闲置的困境。
在不少农资企业眼中,与重庆毗邻的四川、云南市场更为广阔。云南有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全国高质量的咖啡九成产自云南;而四川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农业生产条件更好。重庆不具备这些先天优势,怎样把抛荒的土地利用起来尤为重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7-09-15/28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