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熊鹤雯胡晓珊实习记者姜颖越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国内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国储库存量连年提升,政策性的面积调减及临储收购政策取消等,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临储收购改革的大方向,贴近市场、价补分离等手段使得种粮农民失去了国家扶持的“保护伞”。2015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镰刀湾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意见》《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玉米调减面积超过3000万亩。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可持续发展潜力大。但东北地区受制于气候条件,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而南方能种两到三季。2016年东北失去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庇护,大量原本流入临储库存的玉米流向全国市场。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4082万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收购512万吨、935万吨、932万吨、1702万吨。全国市场几乎为东北玉米占领。
随着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降,与进口玉米到港价逐渐趋同,玉米进口量同比减少。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1~11月累计进口玉米303万吨,同比减少34.2%。
玉米价格下降,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据黑龙江省粮食局信息,2016年黑龙江玉米每公斤降低约0.6元,农民收益大幅降低。从不同地方的反馈来看,除了水稻、小麦等政府稳定托市的品种外,很多农作物都遇到“种什么赔什么”的难题。农产品已进入“总量过剩、局部失衡”的时代,供给侧改革,是痛定思痛的结果。对于种植大户来说,转型没有谱———自己不掌握种植管理技术,还担心产品没有市场。现在的难题是,地还租不租?玉米种不种?怎么种?
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是2016年跌幅最大的地区。取消玉米临储收购,虽然对结构调整、去库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当前东北玉米产区的反馈来看,粮价下行,肥价上涨,种植大户的日子不太好过。近期记者对种植大户的采访发映出,东北玉米种植技术成熟,转型不易;很多地方受限于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多。有专家表示,粮食政策的不连贯性变化,损失农户来承担,不但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土地流转进程遇阻。
玉米之外的选择 大豆良种繁育
2015年,玉米收购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当农民还抱有幻想的时候,迎来了下降幅度更大的2016年,一些种植户从“保本”走向“赔钱”。这让他们开始思考,改变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和方向。而此时,对于一些规模种植者来说,走良种繁育这条路成为一种选择。
在黑土地上,有这样一位规模种植者———马炳红,他有着16年的大豆种植经验,也是一家种子公司的经营者。2016年,他承包了6000亩地,用于繁育自家公司的大豆种子。
这6000亩地怎么来的?马炳红介绍,其中大部分承包自种植玉米的土地,承包价格是根据当年玉米收购价来确定的。玉米价格高,包地费用就涨,承包土地价格在每亩300~700元。由于种植规模庞大,马炳红还承包了建筑用地,而承包建筑用地没有国家补贴。马炳红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大豆亩产在200公斤左右,如果包地费用300元,施肥、用药、人工等投入400元左右,种植大豆好的时候每亩能净赚300~500元。
马炳红还介绍,这6000多亩大豆不是自己一个人种,而是再承包给种植户,每人三五百亩,由他来提供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统一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可以集资,还能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真能被调动起来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种植大豆过程中,所用的农机均由农机合作社提供。由于种植面积大、作物单一、土地集中,使用播种机等机械的价格相对便宜。使用农机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作业时间,还省去了部分人工成本。据了解,当地进城打工者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工成本高得离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7-01-13/28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