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一批既有较系统相关理论知识又有较强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满足“双高”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需要,同时增强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曲周“双高”基地依托科技小院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工作。经过近三年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农科研究生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1)研究生长期驻守科技小院,“零距离”接触“三农”, 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活动中发现所在地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论文选题依据;(2)由学校导师和当地技术专家联合组成指导小组,指导其学术研究并严把质量关;(3)试验田直接布置在农民田里,接受农民的考验,使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4)研究生与当地农技部门密切合作,开展“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的农民培训、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以挂职干部身份参与农村科技文化与经济建设,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服务地方发展。这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实现课堂与田间、科研与推广、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培养了一批毕业后能投身农业科技与推广服务,而且有激情、有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同时促进了“双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随着曲周“双高”基地依托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模式的不断探索,我们逐渐得到了学校领导、研究生院和资源环境学院的重视。研究生院将这里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试点,资源与环境学院更是鼓励更多研究生进入这里的培养体系并从项目经费中给予很大的支持,又从研究生招生政策方面给予很大的倾斜以鼓励导师将自己的研究生放到这里培养。2009年参与这一培养模式的研究生导师有2名,2010年增加到6名,2011年增加到10名。
正是由于学校、学院、学科的支持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研究生们积极参与,曲周“双高”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并趋于完善。
曲周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如图5-1所示
图5-1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目标决策与模式示意图
(一)培养目标
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研究生深厚的专业感情、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培养理念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念是:立足基层农业发展,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人兴趣、特点及将来发展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使研究生培养置于农业生产和科学实践的大背景下,实现研究与示范推广的结合、成才与服务的对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对将来从事应用型工作的研究生,重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综合素质锻炼,重点培养其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其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使培养目标适应其将来就业需求;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也注重其对学术问题的认识与解释,使研究方向与博士研究的设想方向有机衔接,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三)培养主体
传统意义上研究生培养主体是高等院校,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则形成了学校、“双高”基地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主体。
(四)培养方式
曲周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方式可概括为理论和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相结合;学校培养与“双高”技术示范基地培养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实现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培养平台和条件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县联合建立的“双高”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基地的基础条件,包括曲周实验站、核心示范方、万亩示范区和科技小院等试验、示范设施,可满足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六)师资保障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师资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曲周县地方荣誉导师和实践老师共同组成(图5-5,图5-6)。学校导师作研究生的第一责任导师,保证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研究性;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县农牧局农技专家负责协助学校老师培养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实践技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4-12-16/28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