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综合防治水稻多种病害


 

    近年来,水稻田间病害频繁发生,造成水稻减产和品质下降的报道频繁出现。目前,水稻田间病害主要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害为主。防治水稻病害首选抗病的水稻品种,用不同抗病杂交水稻进行种植组合对减轻水稻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防治水稻病害多以预防为主,病害发生或即将发生时,更要及时用药,方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土壤和种子处理
    水稻病害的防治,提前进行土壤杀菌和种子处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水稻直播田和插秧田,进行土壤杀菌、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均是良好的预防措施,可采用戊唑醇进行拌种或包衣,可预防纹枯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戊唑醇+井冈霉素拌种,或使用1%生石灰水在20~25℃时浸种42天,浸种时水层要高出水面13厘米,并不能搅动;药液浸种还可选用50%多菌灵或30%克瘟散乳油1000倍液浸12天,可有效预防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多种病害。
    而对于插秧田的水稻,需要采用苗床消毒或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病害。苗床处理可选用甲霜灵・福美双可湿粉或者甲基硫菌灵拌土,撒施;种子处理与直播田相同处理方式即可。大田土壤处理亩用20%乙酸铜1~2公斤或者35%甲霜灵福美双处理后,可预防插秧后的多种病害。
    后期针对用药
    防治水稻后期病害,可通过培育壮苗,推广配方施肥,科学浇水,分蘖期浅灌,蹲苗期晒田,避免长期深灌,增强田间科学管理,提高水稻抗病性。
    预防水稻病害,可选用爱苗、拿敌稳和戊唑醇等主流药剂,第一次用药时间应该在破口前5~7天,这一次用药属于关键时期;在齐穗时,再用一次上述药剂,二次用药一般间隔10~15天,对水稻多种病害均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防治水稻的病害,发现病株时,每亩及时选用30%爱苗乳油(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混剂)15~2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洒;或使用推荐剂量禾?(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均匀喷雾;也可使用氟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重病区要在水稻破口率达到50%时再喷一次。这些药剂可以兼防稻曲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瘟病、鞘腐病、紫秆病等多种病害。氢氧化铜等铜制剂对稻曲病有效,但只能在破口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需要在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末期来防治穗颈瘟。急性穗颈瘟在发病初期,应喷施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两天后能看到明显效果,第一次用多菌灵,第二次用甲基硫菌灵加春雷霉素。在水稻破口前或齐穗期,可每亩使用推荐剂量的稻瘟酰胺,或20%三环唑100克、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亳升、克温散10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活芽孢),亩用10克兑水20公斤进行细雾喷施。也可施用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等药剂;
    在苗床和插秧期间,定期喷施氨基寡糖素水剂、芸苔素内酯水剂,可提高作物自身免疫能力,插秧后喷施有机铜制剂也可有效预防。在水稻分蘖盛期或发病初期,使用禾?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可有效防治叶瘟的发生。穗颈瘟,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约第一次药后15天)或发病初期,亩用禾?30毫升,兑水30~45公斤喷雾,对穗颈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上述杀菌剂应交替使用,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为佳,很多地区的农民按此方法施药后,水稻病害的发病都较晚而且较轻。                                                                              (综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处理 种子 稻瘟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