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新源县以“访惠聚”民生项目为依托 推动产业升级开启新型致富经


    据惠农小编了解新源县新源镇恰普河阿吾孜村是一个普通的村落,位于新源镇恰普河阿吾孜村位于新源县城西南部,距离县城仅一桥之隔,是传统的农业村。而今年,他们以恰普河果园为核心,整合全村交通、旅游、环境、 产业、资源等优势,合理规划布局,依托自治区“访惠聚”50万惠民生项目,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传统农林业向“农林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升级转型。助民集体增收、开启新型致富之路。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跟 着小编去了解了解。

    “合理规划”把好全局定方向

    新源镇恰普河阿吾孜村“第一书记”牵头组织,“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全员参与,在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场论证辨析会、党员群众代表会,合理规划该村的发展思路,即:针对县城南部小区多、居 民多、活动场所少、观赏区域少的“两多两少”现象,利用辖区内优势资源,以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为载体,打造一条6公里的徒步环线,沿线含盖一山(南山)、一河(恰普河)、一馆(唐加勒克纪念馆)、一林(扬州新源 友谊林)、一道(库尔干路林荫道)、两桥(恰普河新桥、恰普河老桥)、两村(州级美丽乡村、伊核园美食村)、三园(采摘园、绿杨公园、馨园)。积极申请落实50万元“访惠聚”民生项目,重点围绕环线中的核心区域 恰普河果园开展,将整个项目资金划分为家庭农场项目、农田果树围栏项目、葡萄休闲长廊、植物花卉种植、停车场等五个项目,使资金能够更有效的合理利用。

    “分块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家庭农场项目主要针对新源县城居民追求绿色蔬菜但又无地可种的现状,恰普河阿吾孜村利用访惠聚民生项目资金,在采摘园内拿出18亩农田建立“家庭农场”,按照每块140平方米(约2分地)化整为零,划分20余块家庭 式小农场,并留部分土地自种黏玉米等适宜采摘果蔬作物。其中每块地以种植时令蔬菜为主,分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方式对外出租,突出农家肥、人工管理的绿色健康品牌以及私人定制蔬菜品种的服务。利用“访惠聚”民生 项目资金修建外围栅栏和田间道路,提前在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免费提供给承租人,并为承租人免费挂牌标识,建立微信群,每周向承租方发送蔬菜涨势图片,成熟时通知采摘。让种植观赏采摘绿色蔬菜成为县城居民度过休 闲时光的最佳选择。每亩地分块承包,全托管最高承包费可达1万元。


    “按棵租树”开启新型致富经

    农田果树围栏项目主要针对果园内农户种植的核桃、桃树等干果水果无规整的围栏,既容易被偷窃,又影响观光效果,利用“访惠聚”民生项目资金修建了1公里的围栏。围栏修成后,村“两委”与果农协商,将果园内的桃树 、核桃树等按每棵100元对外承包,由果农负责果树日常管理,果实成熟时承租人自行采摘。同时,村“两委”还和内地厂家定制了私人专属挂牌,表明承包人、承包时间、期限,按照承包人的嘱托印上留言、祝福语或选择励 志的哈萨克族谚语。由于果园内果树都在丰果期,加上当地气温、土壤、水资源丰富,果树产量质量均有保证,受到县城居民和机关单位上班族的青睐。通过这种方式,果树销路得到保障,又能确保稳定高效的经济收入,每 亩果树受益可达5000元左右,开启了新的致富渠道。


    “功能升级”拓展多样产业链

    葡萄休闲长廊项目主要依托江苏扬州市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绿杨公园”和新疆凯鑫工贸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改造的“绿杨农庄”,在公园南侧湖边道路上建设150米葡萄休闲长廊,以铁艺为主,镶嵌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图案 和纹饰,方便游客散步、休憩、垂钓。同时,加上“绿杨公园”饮食、住宿、观赏、游玩、婚庆等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链,增强了果园的整体功能和实用效果,公园内既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游鱼荷花、红花绿 树,又有舒适客房、丝竹器乐、特色美食,实现了旅游观光功能再升级;既有扬州风格建筑,又有云卷云舒、青山翠屏、雪域高山的西部风光,体现了两种风格的相融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果树 休闲 花卉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