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双季晚稻需防秋低温


秋季低温是指籼稻生长期间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小于23℃,粳稻生长期间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小于20℃,影响水稻的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秋季低温不仅降低水稻的结实率,而且能诱导稻瘟病的大面积流行,甚至造成部分地块绝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的种粮效益。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我省日平均气温≤23℃的秋季低温,浙中西部和浙北地区将出现在9月中旬中前期(常年9月15日),接近常年或略偏早。
    由于今年双季晚稻生育期较常年推迟,目前处于分蘖期,苗情复杂,长势参差不齐,后期极有可能遇上秋季低温,造成冷害,影响产量。因此,农气专家建议广大农民采取下列措施,防御晚稻的低温危害。
    1.加强管理。关注天气,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水、用肥,提早搁田,防治病虫,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如增施磷钾肥,磷钾肥可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促进早熟。
    2.控制氮肥。在前期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氮肥用量过多,会促进水稻生长,形成茎叶幼嫩,含水量高,容易受冷,不抗冻,所以氮肥用量在前期要控制,施氮时期要后移。
    3.灌水保温。冷空气来临时,应深水灌溉,采取日排夜灌,以水保温,尽量减少低温对双季晚稻抽穗影响。实践证明,当秋季低温降临前夕,在田间灌进10-15厘米的水,次日早晨把水排出,可明显增加地温。
    4.若发生冷害可喷施各种化学药剂和肥料,如:920、硼酸、萘乙酸、激动素、2.4-D、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等,对冷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水稻孕穗、灌浆期各喷施902水稻抗寒剂效果最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水稻 氮肥 冷害 晚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