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二、病害防治
    在病害防治上,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经济、安全、高效为防治宗旨,采取生态防治和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其它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力求防治的科学性。
    1、生态防治:就是通过有效控制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适宜温度、光照、湿度的防治方法,通常适宜温、湿度指标为:上午25~30℃,湿度60~70%,棚温30℃开始放风散湿,25℃开始闭棚保温;下午温度20~25℃,湿度60%左右;上半夜15~20℃,湿度低于85%,20℃及时盖帘保温,利于养分输送;下半夜温度12~15℃,不低于10℃,湿度90%左右。如黄瓜霜霉病发生较重时,进行高温闷棚,维持棚温45℃约2小时后在放风,这样连闷2~3次,防效显著。
    2、农业物理防治:就是通过采取合理的的耕作制度、方式、方法,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如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清洁田园,加强肥水管理等。
    3、药剂防治:目前药剂防治仍然是效果较理想的一种防治方式,但生产上却存在防治不合理问题,使药效降低,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应掌握以下用药原则。
    (1)注意对症下药:这是确保病害治愈的前提
    A、防治真菌性病害应选用普力克、瑞毒霉、乙磷铝、百菌清、杀毒矾、扑海因、甲基托布津等;
    B、防治细菌性病害应选用可杀得、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
    C、防治病毒病可选用病毒A、植病灵、抗病毒一号等;
    D、瑞毒霉可防治多种病害但不能防治白粉病及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2)严格把握用药次数和浓度:生产中有些菜农常因治疗心切而任意提高用药浓度,增加用药次数,结果不仅增加成本,还易造成药害,加重污染;有的为求经济而减少药量和施药次数,不能达到防治目的,而只有按照使用说明,准确配制药量、浓度,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3)要适时防治:任何一种病害都有其特定发生和蔓延的条件,只有很好掌握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才能做到提前预防,做到及时用药。当病害初发时,应首先控制发病中心,然后全面施药防治,这样既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又能提高防效。
    (4)要轮换用药:为避免病原菌对农药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效,降低农药残留量,不可长期单用一种农药,应交替使用,一般一种农药使用2~3次后,就应换其它农药品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识别 黄瓜 病毒 炭疽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