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和防治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和茎叶。果实发病脐部首先变为褐色,呈水浸状软腐,后全果腐烂,出现白色菌丝,最后菌丝上散生出黑色菌核。茎部发病,初呈水渍状、淡褐色病斑,茎软腐,长出白色菌丝,茎纵裂干枯,病部以上蔓叶萎蔫枯死,在茎内长有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菌核病为真菌病害,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侵染致病。病菌以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上传播。第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放出孢子侵染。菌核萌发适温为15度,菌丝生长适温20度,相对湿度为85%以上。此病多发生在早春和晚秋季节,保护地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土壤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2~3年的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地 ,把菌核埋入土下。
2.田间管理 保护地内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铺盖地膜,阻止孢子飞散。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涝。
3.药剂防治 发病初,及时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3~4次。

滑县土肥站 悦秀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侵染 软腐 种子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