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入冬后棚内管理不能放松


温度无疑是冬季棚室蔬菜管理的突出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棚室温度应该比作物的适宜温度上限再高出2-3℃为宜,特别是进入深冬季节后。其原因如下: 
  一是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特别是植株繁茂与较高时,由于枝叶的遮阴作用,由生长点向地面测量,其温度下降梯度十分明显。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二是棚室栽培,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了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即使空气温度明显高于光合适温2-4℃时,其叶片温度仍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三是温度包括气温和地温,若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笔者认为:采取增光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其措施有:一是更换新膜并保持清洁。可用绿竹EVA膜、泰光、喜丰等透光率高的农膜,并勤擦拭农膜,保证农膜表面的清洁。二是地膜覆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覆盖白色地膜,而不要覆盖黑色地膜。因白地膜反光,可增强植株中下部的光照强度;而黑地膜吸光。三是后墙悬挂反光幕。四是及时整枝摘叶,增强田间的透光性。 
  随着扣棚盖苫,棚内湿度加大,棚室蔬菜进入病害高发期。笔者认为:预防病害发生,要抓住两点不放松,一是抓好环境调控,提温控湿;二是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蔬菜自身抗病能力。一旦病害发生,要喷雾、熏烟结合,对症用药防治蔬菜病害蔓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蔬菜 地温 光照强度 上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