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栽培地膜花生应注意的问题


地膜花生产量高、品质优,在我省推广面积较大。但近年来有部分农户种植的地膜花生产量低且品质差,没有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增产潜力。现就目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1.花生连作。连作花生结果少而小,产量低且品质差。据调查,花生连作2年减产20%,连作3年减产30%左右。减产原因有三:一是病虫害发生较重,二是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三是根系分泌物的积累对植株产生毒害作用。

  2.平地种植。平作花生土壤受光面积小,不利于提高地温,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的深厚、疏松土层,降低了排涝、降渍能力,遇上洪涝天气易产生渍害。

  3.忽视清棵。花生出苗后,第一对侧枝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埋在土中,生长发育不良。及时清棵能使第一对侧枝露出地面,植株长得茎粗节密,开花结果多,饱果率也高。

  4.放苗过晚。不少地块不是在幼苗顶土时开孔放苗,而是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才开孔放苗,使幼苗因高温而受到灼伤。

  二、对策

  1.轮作倒茬。种花生时可与薯类作物、棉花、蔬菜等轮作,轮作时间以3年为宜,或采用种一年花生隔两年再种花生的办法轮作。在调茬困难的地方,种花生时可将土地深耕26.4~33.3厘米,并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改良土壤。

  2.起埂种植。起埂有利于提高地温,便于排灌。可在播前4~6天起埂,埂距为85~90厘米,埂高10~12厘米,沟宽30厘米,埂面宽55~60厘米。墒情差时要浇水造墒。

  3.及时放苗、清棵。先播种后盖膜的花生,当幼苗刚刚顶土时应及时放苗,即用利刀在膜上割一个三角形的口,助苗出膜,以防高温烧苗。当花生齐苗后应及时清棵,即用手将幼苗根际浮土扒开,使两片子叶露出膜外,用土将膜孔封严压实。

  4.加强病虫害防治。对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的防治可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对叶斑病的防治可从6月底开始喷洒10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对蛴螬的防治可在播种时用辛硫磷拌种,即用50%辛硫磷50克,加水4~5公斤,拌花生种40~ 50公斤;结荚初期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进行灌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花生 轮作 连作 辛硫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