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3月份四川农业气象分析


开春时节盆地小春生产和春播趋势
  
  “惊蛰”已过,春回大地,我省盆地区小春作物经历冬季缓慢生长阶段进入积极的生殖生长阶段;同时,盆地区也由南向北陆续进入大春备耕和春播的农事大忙季节。近期,我中心科技人员就当前农事形势,对盆南、盆中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调查。
  
  一、小春粮油生产
  
  1、冬温波动大,“冬湿”突出,小春苗架正常偏差。
  
  今冬盆地区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气温波动较大。前冬气温偏高明显,隆冬和后冬气温正常偏低,分别在元月初和2月中旬后期出现两次明显的降温天气,降温幅度大都在5℃以上。尤其后冬气温持续偏低,热量条件对作物营养生长略显不足。
  
  去年秋播由于受秋绵雨影响,盆地大部地方耕地土壤湿度长时间处于偏湿状态,使得小春播栽比常年有所推迟,以至冬前苗势较弱。冬季,盆地大部降水比常年偏多5成以上,有雨日27—45天,比常年偏多10天左右。继“秋湿”之后,冬季偏多的降水和雨日,使耕层土壤湿度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偏湿状态(如附图),使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对小春作物根系正常生长延伸带来影响。
  
  据调查当前小麦大都进入孕穗期,油菜、葫豆、豌豆进入开花期,各类小春作物目前大都以二类苗为主,一类苗比去年有所减少。苗情与去同期相比略为偏差。
  
  2、病虫害依然是小春生产的一大变数
  。
  由于晚秋、初冬盆西北麦区锈病菌源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在初冬出现了一次锈病的侵染高峰。虽然隆冬、后冬的降温天气对锈菌的继续侵染蔓延起了一定的抑制,但其充足的越冬菌源量,无疑成为后期影响该区以及其下游麦区小麦生产的最大变数。调查了解到,当前盆南麦蚜、小麦白粉病、油菜蚜虫、油菜菌核病均呈中等偏重发生的趋势;盆中小麦条锈病已经有近1/4面积的田块现病。今年小春病虫害,仍可能是影响小春生产能否实现增产增收的一个重大因素,各地应警惕小麦锈病的大发生和大流行。
  
  二、春播趋势
  
  1、备耕情况
  据盆南、盆中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介绍以及一些农户的反映,当前大春备耕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农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如尿素、农用薄膜等价格在去年较高价格的基础上继续上涨,致使农业生产的成本有所增大,从而影响了农民对大春生产的投入,不利于大春粮食的增产增收。2、种子经营市场的开发,使得各地大春用种多而杂,一方面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给农民在众多品种中选择优质高产的种子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大了当遭遇较大自然灾害时减产的风险系数。
  
  2、春播天气趋势
  
  据省气候中心对盆地区春播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春播期间气温大部地区前期接近常年,后期略为偏高。气象意义上,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为开春日子,盆地大部地区出现在3月上旬后期到中期,局部地区偏晚。从3月上旬后期开始,盆地内自南向北先后出现日均气温高于10℃、阴晴相间、适宜春播的天气时段。由于去秋与今冬盆地区出现有较好的降水,加之冬季的气温回升慢,减少了水分蒸发,当前的冬水田蓄水情况较为理想。从大田调查中看到,盆南区绝大部分冬水田基本能蓄上水,盆中丘区相对差些。充分利用当前蓄水较好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大春的播栽进度,对减轻未来农业生产用水矛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盆地大部地区坡台土墒充足、两季田略为偏湿和冬水田蓄水普遍较好,即使春季前期出现少雨时段,水分条件也不会成为明显制约适时早播的主要因素。同时,大春适时早播的热量条件是基本具备了,如做好了保温措施,今年盆地区是有适宜的条件,实现不违农时争取适时早播。
  
  三、对策建议
  
  1、当前小春生产进入后期田间管理阶段,应做好以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监测防治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对一些过湿田地应及时理沟排湿锄草,尽快地改善田间环境,以减轻湿害和草害,以促进作物的积极生长。同时,各地应根据当前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提前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工作,利用好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防治,尽可能地减轻后期病虫害对产量形成的危害。
  
   2、各地大春应努力争取实现适时早播,以赢得今年大春生产的主动。但对初春气温不稳定性,要做好足够的防范,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小麦 农业生产 气候 油菜
上一篇 : 春茶采摘要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