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季晚稻SRI关键技术
1、小苗早栽。小苗移栽分蘖能力强,分蘖节位低,有利于孕育大穗。多点试验结果:秧龄从10天到30天范围内,秧龄越短产量越高,秧龄10天至18天,产量差异不显著,秧龄20天以上比短龄移栽显著减产。据此建议:采用塑盘育苗或旱育秧育苗方式。秧龄12~18天、叶龄2.1~3.5叶时移栽。以秧龄在16天内移栽为好。从苗床取秧后应尽快移栽,小心摆栽或浅栽,尽量减少秧苗损伤和缩短缓苗时间。
2、单本稀植。每丛插1株,株行距至少25㎝以上,即每亩种植1万丛,甚至更稀。稀植的秧苗生长空间较大,能获得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能产生更多的分蘖。同时,水稻稀植后,如果土壤状况良好,根系就有大量伸展的空间,根系更为发达,能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建议杂交籼稻每亩种植0.7~1.0万丛,粳稻每亩栽1.0~1.2万丛;直播栽培常规粳稻每亩播种量1㎏,杂交粳稻0.75㎏。具体到一块田的种植密度要根据水稻类型、品种特性、地力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试验表明,在我省目前生产条件下,杂交籼稻密度在每亩5000丛时,会因穗数不足而减产。
3、湿润灌溉。SRI认为,水稻并不是水生植物。在淹水条件下,水稻根系分布浅,根系活力下降。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含量高能为植株根系生长创造优良条件,使土壤拥有更多的微生物,有助于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因此,在营养生长期保持稻田湿润但无水层,实行间歇地轻度灌溉,土壤水分决不饱和。用SRI法在通气条件下种植的水稻,根系发育特别好。从土壤中拔出稻株所需的力,常规法栽培一丛为3株的是28㎏,SRI法一株为53㎏,几乎是前者的6倍。
大田燥耕水耙(或燥耕燥作、水耕水耙),移栽前1天放水耖平,要求田面平整。四周和田面中间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顺畅和便于农事操作,最好按每隔2~3m开沟做畦,实行垄畦栽培。移栽前排除田水,做到沟内灌满水,畦面无水层,以利浅插或摆栽,提高移栽质量。插秧后一般不灌水,天气干燥,或遇大太阳,畦面结皮时,灌1㎝薄水层,以防败苗。营养生长期保持田间湿润,无水层灌溉,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如果天气时而下雨,足以保持土壤湿润,就不需要灌水。达到计划苗数时,进行多次轻搁田,控制无效分蘖。进入生殖生长期,浅灌勤灌,干湿交替,除了防病治虫时5cm左右的水层外,一般水深应在1~2cm,一次放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再灌水。齐穗期至灌浆初期需水量较大,应保持薄水层灌溉。灌浆中后期干湿交替,保持根系活力,减少穗期病害,提高功能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收获前7天开始断水,严防断水过早。
4、增施有机肥。SRI认为堆肥释放的养分比化肥慢得多,因此这种肥源对植物生长更加有利。因此SRI注重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通过大量施用堆肥和栏肥等有机肥来肥沃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的生长。
建议亩产指标650㎏以上的田块每亩要求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1200公斤。杂交籼稻每亩氮化肥用量折纯氮10~12公斤,粳稻12~15㎏。增施有机肥后要注意相应减少化肥的用量,要适当增施穗肥攻大穗。
5、控制草害。稻田无水层湿润灌溉有利于杂草发生,因此要注意防止草害。SRI推荐在孕穗期前中耕除草至少2次,第一次中耕除草要求在移栽后10~12天进行。中耕除草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土壤通气,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条件。
根据浙江实际,草害控制以化学除草为主,选用安全有效除草剂及时用药。除草剂的选用一定要注意三点。即一是要适时用药,如果错过除草时机,就会加重草害。二是针对小苗早栽,移栽初期苗体小的情况,要选用对小苗无伤害的除草剂。三是尽量选用无水层要求的除草剂,以满足SRI栽培的水分管理要求。实践表明,草害的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有条件的地方采用中耕除草2~3次,对提高单产有很大作用。
四、单季晚稻应用SRI的有利条件
SRI中诸如小苗有利于早发,稀植促进个体生长,中耕耘田既可除草又能改善土壤环境,增施有机肥和湿润灌溉能使土壤通气、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等基本原理是我省农技人员和农民早已熟知的,但很多技术措施受生产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应用。比如,在一年三熟、双季稻种植制度下,必须借助长秧龄育秧来解决季节矛盾,而长秧龄移栽缩短了大田营养生长期,又必须靠增加移栽密度来获得足够的穗数;有机肥紧缺造成稻田用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化肥。以单季晚稻为主的现行水田种植制度则十分适合SRI的应用。单季晚稻的移栽期不受前作的限制,季节条件也有利于移栽后分蘖,因此可以栽种小苗来增加低节位分蘖;单季晚稻大田营养生长期长,小苗早栽分蘖力强,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种植密度,依靠个体分蘖优势获得足穗大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5-10-15/21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