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新农保圆农民晚年“幸福梦”


  “保是一项惠民工程,要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到位。”南雄市在2011年8月被列为全国第三批保试点县(市),在随后召开的动员大会上,该市市委书记许志新发出动员令,把30万农民带进了社会保障的春天里。

  一年来,该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新途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广大农民老有所养。截至7月13日,该市适龄农民参保14.5515万人,基础养老金发放4.2217万人,累计发放金额2443万元,发放率达100%。

  政策家喻户晓

  “我一听到这个政策,马上就缴钱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家住水口镇弱过村的欧阳效绵全家四口人都参加了保,别人选择的缴费档次大多是120元,他们家则选择了600元,“趁着现在能赚钱,多给孩子留点。”

  2011年的冬天,南雄市城乡十分热闹。该市与各镇签订了保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保试点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镇、村层层培训、开动员会、分解目标责任。为让广大农民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保政策,横幅、标语、宣传车、电视媒体等各种宣传形式全面铺开,10万份参保须知发到农户手中。该市成立4个工作指导组,抽调精干力量,与镇、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宣讲政策,算清细账,介绍参保的好处,广泛动员农民积极参保。

  据该市人社局局长董圣国介绍,各镇、村组都抽调人手,集中力量、集中时间进行调查摸底、信息核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表、表不漏项”。该市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拿出50万元作为奖金奖励先进,对全面完成任务的镇(街道)奖励10000元,每超一个百分点再奖励1000元,激发了各镇(街道)的工作热情。去年,该市被评为“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达标单位”、“韶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让农民养老无忧

  谈起保政策,该市古市镇丹布村民刘景英竖起大拇指说:“保是求也求不来的大好事。”刘景英今年67岁,自己有高血压、风湿病,生活异常艰难。如今,她每月可以按时领取55元养老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活负担。

  据了解,自启动保试点工作以来,该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机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家庭收入及财政负担能力,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前提下,出台了《南雄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积极推进保工作。缴费标准实行个性化,分每年120元至600元五个档次,农民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对农村重度残疾的1804人由政府代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费。对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及时办理、发放基础养老金每月55元。同时,结合扶贫“双到”工作,动员帮扶单位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在缴费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养老金直接打进存折

  该市湖口镇极塔村农民张万民手拿着农村信用社的存折对记者说道:“现在每月养老金会直接打到存折,既省心又方便。”

  为方便群众,该市投入专款40多万元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加强18个镇(街道)基层平台建设,充实经办工作力量,建立了覆盖城乡、统一规范的保服务平台。坚持“环节从简、办理从快”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设立窗口服务群众,实施服务管理制度化、经办队伍专业化。同时,强化基金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市财政建立了保专户,实行农保核定、银行代收、财政收付,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目前全市流动的保基金没有出现一分钱的差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