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托克逊县正式被列为第三批保试点县,为将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县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多方联动办实事
“这是我第一次领工资,心里很高兴。”这几天,托克逊县伊拉湖乡康喀村村民包友林心情格外舒畅,因为他领到了60年来第一笔“工资”——养老金。
包友林今年60岁,一直在家务农。去年,他从乡政府听说保的事情后,一次性补缴了13年的费用,现在每月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问题得到解决,包友林高兴地合不拢嘴。
从2011年10月至12月,托克逊县政府连续4次召开保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此期间,该县有关领导深入乡(镇)、村(社区),走村入户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保工作有力快速推进。
“这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推进这项工作的坚强决心。”托克逊县社会保险管理局局长彭秀艳告诉记者,该县在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没有多 少现成经验可参照,大多靠自己去探索。为使保工作稳妥快速向前推进,让农村群众早日受益,托克逊县坚持以人为本,既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的“规定动 作”,又联系实际增加“自选动作”,增强政策的吸引力,鼓励农民参保,扩大参保覆盖面。如通过增加基础养老金缴费补贴,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通过“补 入口”和“补出口”的方式,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
该县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标准,一家一户走访了解、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基础数据、把握农民思想动态。并通过制作电视、广播节目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保,变“要我保”为“我要保”。
真情服务得民心
60周岁以上农民不用缴保费就可直接领取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是保试点政策的一大亮点。但是,许多农民由于固守“养儿 防老”传统观念,认为参不参加养老保险无所谓。还有些农民虽然想参加,但有“一怕丢失二怕变、三怕到时难兑现”的思想顾虑。再有一部分农民有“随大流”的 思想,想看一看,等一等再说。
针对这种情况,托克逊县采取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参保缴费办法,社保经办机构全体工作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经过连续一个半个月的 攻坚,圆满完成了全县3万多名参保人员的信息采集、录入、资格审核、个人建账、银行制卡、保费划扣等工作。并于2011年9月22日举办了养老金首发仪 式。此举不但让该县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在当年的国庆节前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打消了16至59周岁参保年龄段农民对这一政策的 疑虑,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了保政策带来的实惠,激发了他们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截至目前,托克逊县已有34461人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进行了参保登记,完成率达95.54%,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员共计6905人,共计发放养老金418.5万元。
规范管理看好钱
如何管好农民的养老钱?托克逊县党政主要领导反复强调,一定要规范运作,保障农保基金专款专用,让农民放心!
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严格依照要求,将保基金按照规定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单独记账、单独核算管理。该县县级经办机 构始终做到严格按照“三级审核、一榜公示、严格把关、不漏一人”的工作原则,对全县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参保老人通过信息核查审批,然后以行政村 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由金融机构进行发放。同时积极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沟通协调,每月定期对已享受待遇人员的死亡信息进行反馈,对死亡人员做好登记 及核销工作,堵塞支付漏洞,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
由于保参保对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人员基数大,工作面宽,为确保保档案管理规范,该县社保部门实行“参保及时建档”,将参保人员档案资料 按照“一人一档”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整理,实现档案资料、人员信息、账户数据、账册账目四相符,真正做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2-17/15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