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济南医改岁末回眸 带给600余万居民健康福祉


    纵观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作医疗到引入市场经 济管理,从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尖锐对峙到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风起云涌,行走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医改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济南,这座穿越了2600 多年历史尘埃的文化古城,在新一轮医改大潮中有着怎样的作为?济南医改,为600万居民带来了怎样的健康福祉?

    核心提示:济南市合制度自2003年在平阴县试点以来,覆盖率已达到100%。筹资标准从人均20元提高到250元,累计筹资18.7亿元。累计住院补偿110万人次,门诊补偿1695万人次,支出15.8亿元。325万农村居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健康保障。

    章丘市明水镇王家寨村的张文英老人今年77岁,不久前因脑梗塞住进了明水镇卫生院,住院41天总计花费了14457元。由于参加了 合,还赶上了“先看病,后交钱”政策,出院时张大娘的女儿只缴纳了合自付的3645.7元,仅占总费用的25%。“俺娘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要是没 有合,这一万多块钱的住院费一时半会还真凑不起来。还能先治病,后交钱,也不交押金了。多亏党的政策好,俺们农村现在看病可真是不用愁了。”

    2011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章丘市完善的合制度以及“先看病,后交钱”的住院模式带给当地居民的方 便和实惠。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只需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并将其医保证或合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住 院处留存。出院结算时,只需向医院支付医保或合报销后个人应承担的费用。

    章丘合是济南市落实合制度的一个缩影。济南市合制度自2003年在平阴县试点以来,参合人数已达325.46万人,参 合率达到100%。筹资标准从最初的人均20元,逐步提高到25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从人均10元增长到200元,八年间增长了20倍,个人缴费从人均 10元增长到50元,增长了5倍。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达到75.48%,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0.8万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2011年 市卫生局又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村儿童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合支出195万元,治疗先心病患儿74人,白血病患儿20人。将重性精神病、乳腺癌 等纳入大病保障,合支出1800余万元,治疗7000余人次。还开展了合即时结报、“一卡通”等便民服务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高了合制度的服务能力。合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农民祖祖辈辈自己花钱看病的历史,济南市325万农村居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健康 保障。

    核心提示:至2011年6月15日,济南市政府举办的17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截至10月底,门诊均次药费降至 43.6元,比实施前下降了37%,门诊量386万人次,增加了14%。住院均次药费948.6元,比实施前下降了19%,住院7.3万人次,增加了 3.6%。“两升两降”效果凸显。

    家住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联四居委会李家桥的江斌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需要每天服药治疗,是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我 一天需要吃三种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辛伐他汀片。原来每天的药费是四块七毛九,降价以后是两块六毛二,一年下来就省了近千把块。”老江所 说的“降价”,指的就是去年3月15日,天桥区作为济南市首批实施范围之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一律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也就是说, 在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少钱进的药,多少钱卖出,一分钱不挣。

    济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平均降幅35.3%,让利总计9441万元,让利率32%。基本药物全部纳 入医保、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自去年5月1日起,全部实现通过省药品采购平台采购药品,累计采购金额18857万元。像 老江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实惠有着更深的感触。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仅是为了保障基本用药,更重要的是引导合理用药。比如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药品总量的10%左右,而我国一 些基层医院这一比例高达50%以上,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无药可用’的局面。”市卫生局副局长、医改办主任张继勇这样诠释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对照 多渠道 回归 农民人均纯收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