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济南医改岁末回眸 带给600余万居民健康福祉

网友投稿  2012-01-05  互联网

    纵观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作医疗到引入市场经 济管理,从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尖锐对峙到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风起云涌,行走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医改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济南,这座穿越了2600 多年历史尘埃的文化古城,在新一轮医改大潮中有着怎样的作为?济南医改,为600万居民带来了怎样的健康福祉?

    核心提示:济南市合制度自2003年在平阴县试点以来,覆盖率已达到100%。筹资标准从人均20元提高到250元,累计筹资18.7亿元。累计住院补偿110万人次,门诊补偿1695万人次,支出15.8亿元。325万农村居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健康保障。

    章丘市明水镇王家寨村的张文英老人今年77岁,不久前因脑梗塞住进了明水镇卫生院,住院41天总计花费了14457元。由于参加了 合,还赶上了“先看病,后交钱”政策,出院时张大娘的女儿只缴纳了合自付的3645.7元,仅占总费用的25%。“俺娘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要是没 有合,这一万多块钱的住院费一时半会还真凑不起来。还能先治病,后交钱,也不交押金了。多亏党的政策好,俺们农村现在看病可真是不用愁了。”

    2011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章丘市完善的合制度以及“先看病,后交钱”的住院模式带给当地居民的方 便和实惠。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只需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并将其医保证或合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住 院处留存。出院结算时,只需向医院支付医保或合报销后个人应承担的费用。

    章丘合是济南市落实合制度的一个缩影。济南市合制度自2003年在平阴县试点以来,参合人数已达325.46万人,参 合率达到100%。筹资标准从最初的人均20元,逐步提高到25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从人均10元增长到200元,八年间增长了20倍,个人缴费从人均 10元增长到50元,增长了5倍。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达到75.48%,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0.8万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2011年 市卫生局又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村儿童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合支出195万元,治疗先心病患儿74人,白血病患儿20人。将重性精神病、乳腺癌 等纳入大病保障,合支出1800余万元,治疗7000余人次。还开展了合即时结报、“一卡通”等便民服务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高了合制度的服务能力。合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农民祖祖辈辈自己花钱看病的历史,济南市325万农村居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健康 保障。

    核心提示:至2011年6月15日,济南市政府举办的17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截至10月底,门诊均次药费降至 43.6元,比实施前下降了37%,门诊量386万人次,增加了14%。住院均次药费948.6元,比实施前下降了19%,住院7.3万人次,增加了 3.6%。“两升两降”效果凸显。

    家住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联四居委会李家桥的江斌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需要每天服药治疗,是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我 一天需要吃三种药,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辛伐他汀片。原来每天的药费是四块七毛九,降价以后是两块六毛二,一年下来就省了近千把块。”老江所 说的“降价”,指的就是去年3月15日,天桥区作为济南市首批实施范围之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一律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也就是说, 在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少钱进的药,多少钱卖出,一分钱不挣。

    济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平均降幅35.3%,让利总计9441万元,让利率32%。基本药物全部纳 入医保、合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自去年5月1日起,全部实现通过省药品采购平台采购药品,累计采购金额18857万元。像 老江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实惠有着更深的感触。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仅是为了保障基本用药,更重要的是引导合理用药。比如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药品总量的10%左右,而我国一 些基层医院这一比例高达50%以上,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无药可用’的局面。”市卫生局副局长、医改办主任张继勇这样诠释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核心提示:截至2011年9月底,济南市78家政府直接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彻底打破了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了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和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

    刘昆是商河县贾庄镇卫生院的一名中医师,四十开外,言语朴实。在去年9月中旬贾庄镇卫生院组织的全员竞聘工作中,有27人参加竞 争,24人被聘任,刘昆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全员竞聘,职工普遍有了危机感,因为聘用期是三年,如果你不努力工作,三年之后下岗的可能就是你。还有一些职 称低的,也开始学业务了。”刘昆大夫所讲的全员竞聘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10项工作中的一项。

    据商河县卫生局局长吕兴福介绍,商河县在机构人员不超编的情况下引入竞争机制,综合改革中有99人落聘,新招聘42人,建立了优胜 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为下一步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落实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全市78所政府直 接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中,有98人走上机构领导岗位,4218人重新聘用,新进人员71人,预留岗位560个,913名落聘人员得到妥善安 置。在职人员工资由县(市)、区财政纳入财政预算,县(市)区卫生局每半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机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 挂钩。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总绩效工资的40%。综合改革后,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7万元增加到3.1万元,基本达到了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相衔接的目标。

    济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三年来新增县域医疗面积12.8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了中央规划的20所乡镇卫生院、市 规划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纳入市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的建设改造任务。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外观、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标 准化设计和改造,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称号,获奖数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在社区开展了“推进医学专家进社区”行动,69 所医疗机构与143所社区卫生机构建立了对口帮扶开展双向转诊制度。在农村开展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广泛开展市、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 生院与村生室“结对子”活动,面向社区和乡医的在岗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核心提示:截至2011年11月底,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年医改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63%。全市 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人数达到189.6万,其中65岁以上老人70万、0-6岁儿童41万、孕产妇6万、高血压57万、糖尿病14万、重性精神病人1.6 万,部分指标居全省、全国前列,为620万城乡居民建起了一道有效的健康保护屏障。

    章丘市绣惠镇回北村村民刘北方今年67岁,患高血压多年,他的老伴患脑血栓后遗症,一侧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老两口是回北村卫 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口。回北村是个大村,有1864人,村卫生室有6名乡医,乡医豆希华具体负责落实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 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对798名重点人口进行重点管理,包括每年一次全面健康查体和4次查体。”

去年,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为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提供了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 11月底,济南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576万,建档率91%,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398万,建档率63%。全市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人数达到 189.6万,其中65岁以上老人70万、0-6岁儿童41万、孕产妇6万、高血压57万、糖尿病14万、重性精神病人1.6万,部分指标居全盛全国前 列,为济南市620万居民建立起了一道有效的健康保护屏障。同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三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50万人,乳腺癌检查 53万人,免费向7.5万名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发放叶酸,向9.6万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5203例,无害化 厕所国家级建设项目7.9万座。

    核心提示:2011年,济南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基本药物配备使 用、规范医疗服务、预约诊疗服务、医院志愿者服务、院务公开和出院病人随访、远程医疗会诊、绩效考核等10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学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 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历下区的王经理最近生意特别忙,出差回来一直感到咽部不适,后来通过济南市中心医院的网上预约打了个时间差,既看了病又没耽误生 意。“真的很方便,医院网站上了解医生的信息,确定所选医生看门诊的时间,选择好具体时间段,点击一下就OK了。”据济南市中心医院客服部主任黄鲜坪介 绍,客服部从去年8月接手预约门诊挂号工作以来,通过采取扩大宣传、加强管理等措施,预约门诊量逐月成倍增加,12月首次超过2000人,正在被越来越多 的患者所接受。

    与预约门诊服务同时开展的还有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在市中心医院、市四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5所医 院试点,试点专业达到31个,病种56个,进入路径病例总数5121例,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济南市确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省级重 点联系医院7所、试点病房56个,市级重点联系医院7所、试点病房137个,市五院心内科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科室,通过开展护理服务 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基础护理的执行率和合格率。广泛开展了出院病人随访,随访率在96%左右,接受随访的出院患者满意率达到 98%以上。平阴县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县级医院,强化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今年前10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增长 15%,出院人次增加9.5%,病床周转率提高了9.6%,整体绩效明显提高。

  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一个医改周期即将落下帷幕。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卫生工作如此引人注目;没有任何一个阶段,可 以让卫生工作如此贴近百姓、惠及民生。作为济南医改的领军人物,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堂宏对此有着独特的感悟:“三年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的目标基本实现,‘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政府主导卫生事业发展的理念基本形成。按照2011年的标准粗略匡算一下,各级政府每年对合、基药 补偿、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就接近10个亿。正是有了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医改目标才得以落到实 处。”“三年济南医改最亮的一点,我认为应该是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落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是未来社会最沉重的负担,基本公 共卫生均等化为济南市620万居民,尤其是190万重点人群建立起了一道有效的健康保护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项工作实现了卫生工作模式从被动服务到主 动出击的重大变革。各国医疗卫生的实践都已证明,早期针对重点人群的的健康管理比患病后治疗更有效,也更经济。”贾堂宏说:“这项工作也使卫生工作与人民 群众的联系更密切,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走村串户进行拉网式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筛查重点人群,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 庄,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城乡居民健康档案91%的建档率凝结着近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把每一个 公民的健康真正管理起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成为现实。”

    新的一年,贾堂宏表示:“当然,对照济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卫生事业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医改的热切期待,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 群众对医改的感受。下一步,随着济南医改的继续深化,一些瓶颈问题也将逐步得到破解,相信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济南医 改一定会带给600余万居民更多的健康福祉。”



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1-05/151702.html